高考语言连贯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言连贯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

高考语言连贯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 方法点拨: 一、话题的同一性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二、行文的照应性 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三、格式的一致性 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这样,既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如: 四、分承的对应性 在几句自豪感中,前面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起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五、风格的趋同性 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要平实都平实,要生动都生动,要庄重都庄重,要简约都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脉的贯通。 六、事理的逻辑性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如: 七、组合的俗成性 有些并列词、句的先后顺序很难以一种科学的手段加以定位,它们遵循的往往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比方说“山”与“水”,我们通常都组合成“山水”,而不组合成“水山”如“山水画”;再比方说“天”与“地”,我们通常都组合成“天地”,而不组合成“地天”,如“天南地北”。 八、音节的匀整性 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多的短语排在后,以保持整个句子音节的匀整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造成“头重脚轻”等音节杂乱的表述毛病。 小牛试刀: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通畅。 我们的党员干部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作风,强化宗旨意识,①解民忧,②带民富,③知民情,④以实实在在的业绩,⑤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实践“三个代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依赖。 从事理逻辑来讲,只有“知民情”,才能“解民忧”,进而才能“带民富”;“务实求真的作风”是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的前提和保证。所以,该段画线处的语序应调整为:③①②⑤④。 例2:抓陈述对象,考虑话题叙述一致性因素   一个语段往往有一个陈述对象,整个语段中的句子都是围绕这个陈述对象来展开的。抓住语段的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轻松解题。 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的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____,____,_____。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裁判,最终赢得了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面上继续比赛   ④冰面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这个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张丹、张昊。该语段赞扬张丹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与张昊一起完成比赛的勇敢精神。因此,解答时要紧紧抓住这个陈述中心。这个语段被分解后可以分为三个句子。第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是“张丹、张昊”,第三句话的陈述对象是“他们”,也就是“张丹、张昊”。这样由备选分句组成的第二句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张丹、张昊”。搞清这些,我们判断选择的方向也就明确了。①句以“所有人”为陈述对象,应予排除。②句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它只能做下一句的状语。③句以“张丹、张昊”为陈述对象,可以认定。④句以“冰上”为核心,应予排除。⑤句以“两人”即“张丹、张昊”为陈述对象,可以认定。⑥句以“动作”为陈述对象,应予排除。这样,我们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答案为C。 例3:抓词语呼应和句子的前后勾连   一个语段中句与句之间肯定是前后呼应、相承紧密的。抓住语段的这个特点,有助于我们解题。??   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16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序号:__________。   我们不妨先从第④选项入手。第④项“这么美丽的文字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