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年民情日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建设年民情日记.doc

  基层建设年民情日记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民情日记 二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第五篇:富源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 高桥乡联盟村指导员——阳可华 时间:2014年3月1日天气:阴 这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我的心里不免有点兴奋,又有一点紧张。 上午10点,我们挂高桥乡指导员一行从县城来到高桥乡,乡政府领导、各村书记、主任已热情地在会上等着我们的到来。会上,各村为指导员汇报了本村的基本情况,使我们对自己挂的村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作为高桥乡新农村队长杨林还给我们提了些工作上要求。开完会我就去找联盟村委领导“认亲”,打了下招呼,记下了他们的,就吃饭去了,很久没喝酒的我兴致高涨,喝了个半醉(推荐打开好:.HAOWOrD.)。稀里糊涂的就坐车去联盟村了。 时间:2014年3月9日天气:多云 通过一周的驻村工作,我对村的各种基本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天我单位由张副局带队,在村办公室开了个办公会,主要围绕春耕生产作些工作安排,我单位的刘太光同志为村委领导简要介绍了蔬菜种植技术。将计划在下月玉米播种期间现场培训及为我驻的联盟村赠送玉米及蔬菜两种。 时间:2014年4月9日天气:晴 这天我们单位又在张副局长的带领下一行四人来到了我驻的联盟村,这次他们带来了20多个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实验。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地里,我们几个亲自在村主任的地里种了起来,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种玉米对我来说不难,但是在我单位专家刘太光同志的指导下,才知道这里边的科学多着呢!我们量地、施肥、播种、洒农药, 经过3个多小时的工作,我们才把20多种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完。有差不多20年没到地里干过活的我晚上全身都酸痛,不过心里却挺充实的。不过全村玉米播种还没有全面开始,根据时节,他们计划4月13日到村对全村村民进行一次现场培训,为每户发放玉米种子及薄膜、农药。 时间:4月13日天气:晴 早上,我大早就起床,等着张副局长一行的到来,村民也来了大半。到11点左右他们终于来了,单位的越野车后边全装满了种子,我们帮着把种子下到村公所稍作停息,我们就来到地里,一切就绪,我们的老刘就为开始为村民进行现场科学种植培训了,没有正式的仪式,但是群众反映说培训效果非常好,实用。培训用了差不多2个小时,其间,我单位另外以为同志还为村民简单谈了下土鸡养殖技术。从地里回来,我们就忙着为村民发放种子、薄膜、农药。看着农民灿烂的笑容,我觉得在艰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驻村以来,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匆匆过客我所做的不论是单位支持的还是个人争取的,都实实在在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其实,农村真的很淳朴,很单纯,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我,不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匆匆过客,要用心、用情、用力对待每件事、每个人,深深地融入农村,融入农民。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民情日记 时间:三月十日塘房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朱洪 今天是我被派到大撮魁村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第七天。大清早,我和驻村工作组一道来到水稗田小学,该小学距离镇政府驻地有七公里,地处在两面夹山的深沟里面,通往里面的公路是刚刚经过政府投资三十万元维修和新修的。虽然路面仍然是泥泞和坑洼,但是相对去年而言已经有 了一个质的变化,因为我去年就是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当时我到水稗田小学时还根本就没有通车,连群众运输生产生活物资所用的马车行驶起来都很不安全,现在可以看到装载八吨左右的小型农用车辆已经可以畅通无阻的行驶了。 记得去年来到了水稗田小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间灰蒙蒙的教室和一块泥泞的黄土操场,走近一看,教室面积虽然还可以,但是都比较黑暗,门窗破破烂烂,没有一块玻璃,都是用薄膜纸蒙了一层,再看桌椅,多数都是残肢断腿,经过了解,水稗田小学有学生149人,靠现有的3间教室根本容纳不下,因此只能采取一二年级合上复式教育来缓解教师和教室紧缺的现状,而且该校只有3个教师,正式教师只有1人,其他的都是代课教师,待遇比较低,因此他们的工作热情不高,随时都可能辞职,这已给管理和教学水平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些代课教师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然就谈不上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没有图书室,电教室,教学仪器与设备短缺,整个给人的感觉有点像仅仅是个可以扫盲的学校。 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一行来到了水稗田小学。当我再一次看到该校时,虽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已让人有了一种学校应该有的那种感觉。教学楼二楼已经修建结束,正在进行装修;耳边听到的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眼里看到的是孩子们虔诚的求知欲。据校长介绍,去年年底镇政府就多方筹集资金,为该校新建了二楼,大大缓解了教室不足的状况,同时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