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秋九年级期中考试试题概要1
2015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知识运用。(1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
A、滞(zhì )留 沉( chén )寂 汲取( xī ) 静谧( mì )
B、繁衍( yán ) 谀( yù )词 扶掖( yè ) 亵( xiè)渎
C、诘难( jié ) 怫然( fú) 骈进(pián) 独倚( yǐ )
D、玄( xuàn)虚 渺( miǎo )茫 诓( kuāng )骗 狡黠( xié)
2、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 (2分)
A、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腐草为萤
B、廓然无累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
C、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味同嚼蜡 怒不可遏
D、喏喏连声 脑羞成怒 恃才放犷 强聒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分) 、战士们怀着??心情,肃立在纪念碑前,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为他们默默致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中,国际救援队的白衣战士们团结一致,舍生忘死,谱写了 一曲曲救死扶伤的赞歌。 、听说他的感人事迹后,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纷纷前往医院??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A、崇高?战斗?询问???????????????????????????B、崇敬?战争?慰问? ???C、崇高?战斗?探问???????????????????????????D、崇敬?战役?查问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二、我的文化积累。(14分)
1、古诗名句默写。(7分)
(1)《沁园春·雪》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秀丽景色的句子是:
(2)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三、我的阅读理解。(33分)
(一)给美丽做道加法(15分)
就像给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____进来,_____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男老师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镜子摔坏了。教室里的了低低的议论:
“臭美!扮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了。”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听着同学们的每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的年龄,作为旅游职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经过精心挑选的,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出窝的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心里笑着,他知道她正等讲台上反应。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个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作业就照一照。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滑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