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复习课型探索:新文化运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复习课型探索:新文化运动概要1

高三复习课型探索 再品新文化运动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张雪亚 运用表格回忆新文化运动的主干知识 “新”在哪? “新”在哪? 为何“新”? 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形势 为何“新”? 国内:政治: 经济: 思想: 国际: 为何“新”? 国内:政治: 经济: 思想: 国际: “新”影响? “新”影响? 两岸高校文科院系联合发起 “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 2014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台湾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安徽大学文学院等联合发起“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希望能用近一年的时间,会集海峡两岸及华语世界最具实力的学者,共同研究和反思这场伟大的运动。 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1915年9月15日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谢谢! 沈嘉蔚油画:《北大钟声》 沈嘉蔚油画:《宽容》 新文化运动 1915年由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1.6万份,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历史性的、民族性和继承性,继而形成了长期以来强烈的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讲话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明确告诉中国人,在世界近代化潮流面前,中国必须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从观念的层面接受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在法律上实现人权平等,在伦理上实现人格独立,在学术上破除迷信,实现思想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北大蔡元培先生铜像 * 最后,我想说,客观看待曾经存在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坦然地面对过去;领悟民主与科学的真谛,我们才能更坚实地拥有未来 * 百年前的1915年9月15日,当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前身)时,他大概不会想到,由一本杂志引发的新文化运动会让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并且影响至今。 百年后的2014年12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台湾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安徽大学文学院等联合发起“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希望能用近一年的时间,会集海峡两岸及华语世界最具实力的学者,共同研究和反思这场伟大的运动。 发起百年反思的五所大学,都是我国当前最具影响力的著名高校。并且,他们都与新文化运动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代表了《新青年》编辑出版的两个城市。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杂志,次年应蔡元培之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