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工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研究-中国工程科学.pdf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工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研究-中国工程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工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研究-中国工程科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水工 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研究 1,2 1 2 1 李明超 , 钟登华 , 王忠耀 , 刘 杰 (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 410014) [摘要] 针对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水工建筑物快速建模和 计算机协同设计技术等先进技术,采用了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工三维协同设 计系统。 该系统由三维地质建模、水工建筑物建模、工程地质分析与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4个模块组成。 地 质和水工建筑物建模为工程地质分析与设计提供了三维模型,能够进行三维剖切分析、建基面分析、地下建 筑物布置分析、边坡开挖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不同专业间的协同作业,为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提供 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协同设计;三维地质建模;水工三维设计;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TV314;TP39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0)01-0043-05 助工程(CAD/CAE)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深入应用 1 前言 和人们的迫切需求,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水利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种机械设备的发展,目前 水电工程的三维一体化设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条件,其中复 乔书光提出一种基于设计流程管理的水工协同 杂的地表地形条件(高山、峡谷、高边坡等)和地质 CAD 模型和框架[1] ;钟登华等人提出了基于 GIS 的 构造(褶皱、断层、软弱带等)给工程勘测、设计和施 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基本方法和结构 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专业 体系[2] ;袁锦虎等人提出实现三维可视化水工设计 队伍之间的工作方式是流水线式的,即地质勘测— 系统的可行框架和实现方案[3] ;杜廷娜等人基于 地质分析—水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管理。 这种 CATIA 平台设计了水电站大坝廊道三维可视化配 工作方式虽然使各专业部门的职能非常明确,但不 [4] 筋系统 。 这些成果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 利于专业之间的信息交叉与反馈,往往产生地质与 计的发展,然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地形、地质、水 水工、施工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当有新的地质资料 文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三维工程设计必然要求首 加入或者设计方案发生更改时,各专业人员都需花 先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因此,以三维数字化地质模 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返回重新工作,这个过程不仅存 [5] 型为基础 ,开发实现完善、简便、实用的水利水电 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劳动,而且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 工程三维一体化设计系统,建立各专业完整的共享 难以有效地协调,使得工程设计的水平和效率降低, 数据库,地质、水工和施工等不同专业的工程人员能 从而影响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够很容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