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与物流信息化-物流产品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 物联网与物流信息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戴定一 2010年 10月 25日 上海 * * 一、物流信息化从EDI开始 1、EDI的背景:无纸贸易 贸易单证的重要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冲击下,国际贸易空前活跃,竞争愈演愈烈。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多数情况下,必须以银行进行担保,以各种纸面单证为凭证,方能达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目的。纸面单证的重要性在制作、传递、认证、安全等一系列流程中凸现出来,确保单证流控制物流。 贸易单证的弊病:全球化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激增。由于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不能完全兼容,实际上又增加了对纸张的需求。在各类商业贸易单证中平均70%的数据是重复出现的,带来5%的单证中存在着错误。造成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纸面贸易文件成了突出的阻碍因素,无纸化成为信息化的原始驱动。 * * 一、物流信息化从EDI开始 2、EDI起步: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即电子数据交换,来自商贸业的驱动,也是现代物流信息化的起源。 上世纪60年代末,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提出了EDI的概念。早期的EDI只是在两个商业伙伴之间,依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 70年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EDI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也带动了跨行业EDI系统的出现。 80年代EDI标准的国际化又使EDI的应用跃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确立了第三方的EDI中心应用模式。 90年代末EDI进入互联网时代,或者说物联网的商业应用借鉴了EDI的经验。 * * 一、物流信息化从EDI开始 3、EDI流程 订单文件 邮递 传真 订单 文件 买方 卖方 传统流程 EDI简化流程 * * 一、物流信息化从EDI开始 4、EDI的作用 EDI的发展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历史,是从信息交换、共享开始的。尽管EDI并不代表物流信息化的全过程,但在信息交换和共享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开放的交换标准和第三方服务。 EDI使用的专网保证了安全性,但带来了高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应用的普及。互联网的开放性降低了成本,在互联网上应用EDI成为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的趋势。 * * 二、MIS完成资源管理和控制 1、MIS(管理信息系统) 80年代开始,微机和局域网技术推动了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以各单位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进入一个新时期。 MIS形成了物流信息系统完整的基本结构 采集数据 传输与存储 开发应用 * * 二、MIS完成资源管理和控制 2、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性 诺兰模型:(六阶段) 简化模型:(三阶段) 原流程的电子化----采集信息技术 整合与流程改造----平台技术 供应链信息化----知识管理 * * 二、MIS完成资源管理和控制 3、公共信息平台: 由于物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互联互通成为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公共信息平台成为当前信息化的难点,标志着我国正从信息系统建设时期走向信息化时期,即从MIS时代走向物联网时代。因此物联网是对EDI与MIS的继承与发展。 公共平台也是发展物联网的难点 * * 二、MIS完成资源管理和控制 4、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体系 体系结构:多元化 骨干平台:监管和公共服务 商业平台:游戏规则指导下的市场行为 商业模式:垄断/竞争 * * 三、物联网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1、IBM的“智慧供应链” 现状:金融危机中对400多名全球供应链高管的调查,提出五大压力:成本控制、可视化、风险控制、客户紧密度、全球化。 矛盾:法规要求更高,供应商和信息数量的增加,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并且更易受到影响。主管们发现应对这些挑战变得更加困难,若按照传统的供应链策略和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 结论:供应链的高效、可视和需求驱动还不够,还要决策的智能化,才能应对复杂和多变的未来。 * * 三、物联网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2、 “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的概念 智能物流就是RFID的推广应用吗? “让人变傻、物变聪明”是物流管控和决策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管控和决策过分依赖人的模式将越来越不适应。 * * 三、物联网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3、物流需求的背景 物流管理要求更加精细化----流程透明 物流决策要求快速响应----实时在线控制 管理目标扩展到温度、压力、安全等----采集更多信息 处理更多因素----整合更多信息 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的集中处理和服务 …… * * 三、物联网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4、物流信息化的新趋势(一) 物流信息系统将采集更多的信息 采集能力:单证、传感器、定位等 开放性:整合外部信息 安全性成为系统开放的主要矛盾 * * 三、物联网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4、物流信息化的新趋势(二) 信息的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