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灾劳工工作能力强化之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灾劳工工作能力强化之展望

職災勞工工作能力強化之展望 文化大學 勞工關係研究所張家春 我國對於職災勞工權益之重視與日俱增,尤其民國98 年勞保年 金施行後,職災勞工合乎普通事故失能年金請領資格者,除請領失能 年金後,亦請領一次20個月之職業傷病失能補償一次金 ;但對失能 者職業重建未有明確規範,僅於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 10條規定, 事業單位、職業訓練機構及相關團體辦理職業災害勞工之職業重建, 得向勞保局申請補助。唯申請身份界定上仍有模糊地帶,造成醫療 資源、社會福利等社會成本之浪費。因此,唯有建立明確的職災訓練 機制與流程才能杜絕資源不當的浪費。 而國內職災勞工之工作能力評估與強化訓練服務的法源根據民 國九十年十月三十日所公布之職災勞工保護法,第十條之規定,該法 條所訂的八項「加強職災預防及職災勞工重建服務」補助服務內容; 勞保局接著於民國九十三年十月二十日發佈「職災勞工職業重建補助 辦法」,此辦法明文規定「工作能力評估與強化訓練服務」為七項「職 災勞工職業重建服務中的一項。」 由七項職災勞工職業重建服務補助項目中,唯有「工作能力評估 與工作能力強化」為積極性的工作能力重建服務,然而該服務的提供 卻是所有服務中起步最慢的一項,台灣積極的協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相關服務為職業傷病診治中心,民國 92 年台大醫院開始設置職業病 防治中心 ,接受勞保局之補助,民國96 年更積極設置職業傷病診治 中心,至民國九十八年為止共設置了九個中心 ,但都集中於台灣本 島,目前診治中心提供的服務大多集中 於職業傷病的治療、復健、鑑 定,由醫師主導,少數的診治中心與職災勞工工作強化訓練中心以及 職災勞工職業輔導評量中心有較佳的連結,因此也提供職災勞工重返 工作較積極的轉介協助。但整體而言,由於台灣過去並無醫師以外相 關專業的投入積極的職災勞工工作能力重建服務,因此目前台灣的職 災勞工重返職場促進協助並無積極之模式、系統或標準,其問題包括 工作能力評估與強化訓練系統鬆散,各領域專業人員對各項服務內容 缺乏具體共識與認識,以致擔任監督管理角色的政府單位也無法發揮 其角色功能。 一、我國職災勞工災後重返工作相關服務流程 參考國外體制及國內現行職災勞工工作能力評估與工作能力強 化訓練機構之執行現況,規劃職災勞工災後重返工作相關服務流程示 意圖如下。這一個系統指出,當職災發生之後,在勞工接受急性醫療 及/或醫療復建的同時,由個案管理員(屬於勞工保險局或職業傷病 診治中心或社福機構、工會組織等)進行初始的評估決定瞭解勞工復 工的困難,如果初始評量結果發現個案有工作能力評估與強化訓練需 求,則勞工進入積極重返工作準備的服務系統。 職災勞工進入工作能力評估與強化訓練服務的管道包括醫療及 其他通報系統(例如勞保局聯絡處,個案本身 )之個案通報以外,接受 轉介 提供服務的單位,同時針對職災勞工職災的類別進行初步分類, 當確定個案脫離急性醫療時期,即可轉介至相關機構或單位接受各項 服務,例如:依據個案狀況選擇直接復工、轉介職訓局職業訓練計畫、 勞保局工作能力評估及工作強化訓練或其他安置方案。當職災勞工完 成工作強化訓練後,將協助個案返回職場並依訓練狀況進行調整或進 一步接受職務再設計等相關服務。後續追蹤期設定為1-3月為限,之 後將依規定完成結案。 職災發生 勞工 雇主 職業輔導評量評量中( 醫療 社福 通報系統 急性醫療及/或醫療復健 心) 工會 其他 個案管理員 其他安置 就業 職業訓練 工作能力評估與 計 畫 工 作 強 化 訓 練 返家 醫療 其他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