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北京高职对口升学语文专题训练: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
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
[目标解说]
句子是诗歌中的重要单位,围绕句子命题立意是诗歌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常见的题型有:句意理解和情感分析,赏析句子并能对其作用分析。前者属于情感把握题,后者则属综合性的赏析题型,在命题中分量越来越重。考生一定要对句子赏析题和作用分析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由过去单纯地注重字词的赏析转变到对词语、句子赏析并重,能对出现在诗歌鉴赏中的句子作用分析题有足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握答这两种题型的基本要领。
【真题回做】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 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解析 本题以品味关键句子的形式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用“细”字来形容竹梢的影子映入了茶杯。而“轻逐”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叶声与篆烟相伴的情态。
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案 示例: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自选角度分析颈联,可以从“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等方面确定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
【错题回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 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
注 二毛: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
答案 (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
(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四个要点:画面描述,点出手法,情感,暗示更替。后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另外,“手法”从意象选用、组合角度答亦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首句中提到的“三分书”具体指哪部作品?首联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三国志》。点题,交代写作缘起,暗示河山分裂(或“中原沦陷”的局面),为尾联埋下伏笔。
【核心知识回放】
古人写诗,不仅善于炼字,更善于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诗人在炼句方面呕心沥血、苦心经营的写照。我们的赏析,更应聚焦在这些精警佳句上。
我们可以直接鉴赏这些名句。或者是鉴赏它们内容的精深之处: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诗人为维护人格独立、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庄严宣言,鲜明地反映了酷爱自由、性格高傲的诗人的反抗精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抒发了作者不愿虚度年华,迫切要求建功立业、报仇雪耻、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或者是赏析它们形式的完美之处: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巧妙地运用声色静动对比,诱发了人们丰富优美的想象,诗中有画,画中有声,声中有情;“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物理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英语模拟考试试题三(含答案) .doc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英语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 .doc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英语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doc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13陕西省职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3黑龙江对口升学数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一(含答案) .doc
- 2013黑龙江对口升学数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七(含答案).doc
- 2013黑龙江对口升学数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pdf
- 2025年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填空02-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答案版).pdf VIP
- 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必备知识题库(附答案).pdf
- 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docx VIP
- 吸收塔顶升方案..doc VIP
- 专题6截长补短模型-【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课件(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