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铜仁职业技校对口升学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虚词02.docVIP

2014届贵州铜仁职业技校对口升学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虚词0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贵州铜仁职业技校对口升学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虚词02

2014届贵州铜仁职业技校对口升学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虚词02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皆为介词,可译为在到等。A项介词,可译为对对于。B项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D项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参考译文 胡叟,字伦许,是安定临泾人。家中历代为官,是西夏著名大族。胡叟幼时聪明机敏,年方十三,善于辩答疑问解释事理,闻名于城乡,他以思考感悟的见解,与成人交互辩论,也很少屈服。学问不由师傅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著说中,精深而得变化之道理的,难道不是只有《易经》吗?(我)还是认为通过思考就多半能感悟到道理的。衰败世道中的迂腐儒生,略能区分乾坤的方位而已,岂有能从不显明的征兆中探索深奥的道理的人?求师问道的礼仪,不是现在能施行的。及至翻读各类书籍,一天阅览两遍,都能背诵。好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文字,又擅长用通俗的语言。因姚氏政权即将衰亡,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有京兆人韦祖思,从小熟读经典,常常看不起当时的同辈,知胡叟来,召他相见。祖思以习惯的态度,对胡叟很冷淡。胡叟勉强与他寒暄后,愤怒地拂衣而去。祖思坚决挽留他,说:正要与君讨论天人之间的关系,为何仓促而回呢?胡叟答道:可以共论天人问题的人早已死了,与君相交,何必说如此大话。最终不入座而离去。回到主人家,写长赋铺叙韦、杜二家事,一夜而成,当时他已十八岁。他追述韦、杜的过去,没有掩去其旧日美德,叙及中古,则符合当时的事,而近代则叙有轻贱侮慢的事。人们都惊叹他有才华,畏惧他文笔含讥。至今还有人传诵他的文章,作为谈资。 胡叟孤独漂泊坎坷失意,没有仕进的途径,于是到汉中。刘义隆的梁、秦二州刺史冯翊人吉翰,因胡叟是有才华之人,便以礼相待。授胡叟为小官,不符合胡叟本意。不久,吉翰调任益州,胡叟随其入蜀,常常为益州豪士俊杰所推重。当时蜀有僧人法成,聚合僧徒,有近千人,共铸一丈六尺高的金佛像。刘义隆厌恶他聚集徒众,将要把他处以死刑。胡叟得知此事,立即奔赴丹阳,陈述申明事属善行,法成终得免罪。胡叟又回到蜀地。法成感激他,赠送胡叟珍贵物品,价值一千多匹绢。胡叟对法成说:安贫乐道的织蒿人,为何能抛弃明珠?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最后未收一物。 三、模拟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愕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命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鼻戚页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尚矣,而王之求弗置;使者又不询,而观诸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唯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王口者也!(明·刘基《郁离子·枸橼》) 10.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 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答案 A 解析 例句和A项中的则均为连词,表承接,译为就。B项连词,表假设,那么。C项连词,表转折,却。D项副词,用在判断句中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译为是。 11.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 A.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答案 D 解析 例句和D项中的与均为连词,和。A项介词,跟。B项语气词,吗。C项动词,交好。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A项均为连词,表承接。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C项连词,表因果;代词,你的。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 13.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是乎果实生焉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答案 B 解析 例句和B项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A项疑问代词,为什么。C项语气助词,呢。D项第三人称代词,它。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