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贵州对口单招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03(含答案).docVIP

2014贵州对口单招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03(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贵州对口单招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03(含答案)

2014贵州对口单招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03(含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人格大师季羡林 韩小蕙 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布季羡林先生辞世的简短消息里,给了季先生三个头衔“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虽然这是最简练的盖棺论定,但“大师”是最不能省略的。季先生一生勤奋黾勉,每天清晨4时半即起,或读书或著述,九十多年来天天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不敢懈怠”。以此“水滴石穿”的功夫做起,一生创获良多,最后得《季羡林文集》24卷,逾千万字,内容广博精湛深厚,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真正是著作等身,真正是实至名归、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然而,就在人人争说大师之时,我却想到:季羡林先生首先是一位人格大师。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季先生的,至1991年他为我们《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举办的“永久的悔”无奖征文活动写来开篇,始得熟稔,从此近水楼台,聆听教诲,得益良多!季先生那篇文章叫《赋得永久的悔》,4500字长文,一天时间写成,把他对母亲的深爱写得至真至纯,一时感动中国千万读者,至今仍时常被读书人提及。分明是他文章写得经典,然而他却把功劳归于编辑部“题目出得好”,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的一大特点:他总是把功劳归于别人,看人也总是先看别人的优点。 ——对他的前辈学人是如此。比如他在许多文章中,都满腔感激地怀念着胡适之、汤用彤等先生,还有他在德国留学时的老师们。 ——对与他同时代的大师亦是如此。我曾多次听他盛赞许国璋、张中行、启功、任继愈诸先生,夸他们的学问,更赞他们的人品。 ——对晚生后学和文坛新人也是如此,赞扬起来从不吝啬。比如他夸李国文先生的随笔写得好,有哲理,是能让人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文章。 ——对普通人,他更是如此,这方面的例子也更多。比如在北京大学久久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一个来报到的新生抓住一位穿蓝布衣衫的“老工人”让他给自己看着行李,说完就匆匆离开了,旁边的人目瞪口呆,原来那就是季羡林先生!但季先生一点也没有生气,一直负责任地守候到半个多小时后那新生回来。还是在北大,多年来,季先生的家门永远对学生们敞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校方出面干预为止,当时季先生还为“学生们见不到季爷爷了”而自责和难过了很久。即使对伤害他的人,季先生也像菩萨一样慈悲为怀,“十年浩劫”中,对批斗自己的学生,他从没怪罪过,还开导身边的人“要原谅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们”…… 然而,季羡林先生又绝不是到处点头的“滥好人”,他一生坚持原则,即使到了晚年也不动摇,他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高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着自家观点,绝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的两句话—— 一句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名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第二句是在千禧年到来的时候,季先生发表了他对新世纪的看法。提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精神回归的世纪,东方文化将会重新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潮。这好似晴空一声惊雷,一时引起大哗,有很多中外学人都反对,甚而嘲笑;季先生身边的人也都很惊愕,私心以为先生是一时兴起,随便说说的。不料随后,季先生又几次反复发表此观点,还写成文章,坚持发表出来,白纸黑字,立此存照。现在,新世纪的曙光还辉耀在东方,世界的格局就已经悄然初变,人们再也不敢对季先生的观点表示怀疑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季先生就曾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必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他还援引歌德曾经怎么说,恩格斯曾经怎么说,梭罗曾经怎么住到瓦尔登湖过简单生活等等。当时,中国正处于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阶段,“和谐”与“环保”在中国没有形成概念,所以人们跟不上季先生的思想,有人表示不耐烦,认为他老糊涂说话没有把门的了,还有人公开批驳和反对,可是无论如何,季先生就是不松口,一再坚持说:“不和谐就不能稳步前进。”今天,当时间驾着巨翅轰轰隆隆地飞到眼下,人们回头再看来路时,不禁感慨者再三:“老马之智可用也。”季羡林先生以自己独立思考的原则性,坚持了多么睿智的真理! 而现在,季羡林先生远去了,我们对他高尚的人格认识得更清晰更深刻了:他坚持的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精神,这是从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树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是从孔孟、老庄、诸子百家……无数代知识分子薪火传承延续下来的高贵文脉。 (本文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季羡林先生“著名学者、国学大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