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概要1
2017届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
刘铮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摘编自中“国国学网”作者同题文章,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不是人们的主动行为,而是战争、动乱等原因被迫进行的。
B. 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员都是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而具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没有迁移到陌生的南方。
C. 从北方迁到南方,路途遥远,需要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因此,老人和小孩子能顺利到达南方的很少。
D. 原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要比南方地区的经济更发达,但随着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南方地区的经济超过了北方地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南方逐渐改变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后来居上,打破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
B. 面对一无所有的大量南迁人员,南方当地政府无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此时,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刚好迫切需要劳动力。
C. 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要发达得多,这一点,《吕氏春秋》等文献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
D. 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人口南迁而向南传播,再向边疆地区渗透,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作了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
B. 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带来的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崛起,也使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频繁互通,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具有开发江南的积极性和北方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D. 虽然在经济重心南移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三中学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 2017届山东省栖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 2017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解析版).doc
- 2017届岳麓版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单元测试.doc
- 2017届山东省栖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2017届初三思想品德中考选择题解题技巧.ppt
- 2017届岳麓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试.doc
- 2017届广东深圳二模(4月)考试精准校对版.doc
- 2017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doc
- 2017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 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doc
- 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考试 语文.doc.docx
- 2017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
- 2017届潮州二模拟考试文综历史.ppt
- 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doc
-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八 新闻(含访谈)阅读 第二节 第1讲.ppt
- 2017届苏锡常镇二模.ppt
最近下载
- (正式版)SH∕T 3553-2024 石油化工汽轮机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电气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软件开发工具unsp ide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英语 Unit 3 Period V Culture Corner & Bulletin Board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VIP
- 老年病多学科诊疗模式.pptx VIP
- GPX 生产手册.pdf VIP
- 老年病多学科诊疗模式.pptx VIP
-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英语 Unit 1 Lifestyles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VIP
- 新课标高中英语 教师用书配套资料 Unit1~2 阶段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