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B3)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4分)
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①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②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③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④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⑤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⑥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⑦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⑧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⑨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
文章第②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
17.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16.【解析】 “提醒人们”是拟人修辞,“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是比喻修辞。先点出修辞,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答案】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指出修辞手法2分,分析作用1分。)
17.①点题;②前后照应;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
【解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4分,每点1分。
18.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
【解析】6分,结合文本分析,答对2点即可,每点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召唤文化的符号
余三定
①文学批评也应该和文学创作一样,表现出对多样性的包容,需要各式各样的批评主体和方法策略,关键在于能否带来独到发现和美学的新阐释。舒文治的评论随笔集《远游的开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算得上是文学批评的另类:它出自一位业余评论者之手,有意保持着与学院批评的距离;它放弃了学理上的细密针脚和体系上的逻辑构架,毫不掩饰对精神游历和灵魂冒险的偏好。 ,作者把体现屈原远游放达的诗歌精神作为一种自觉追求, 视为一个“上浮起点”。
②远游这种精神探幽览胜的方式决定了舒文治的批评视野。上世纪80年代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东莞市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语文二轮复习模拟试题六(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语文二轮复习模拟试题四(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七(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九(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五(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八(含答案).doc
- 2015东莞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B4).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言文阅读(G3).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B5).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2).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3).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4).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6).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5).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C7).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