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还原型是无色的酸性下直接用2,6-二氯吲哚酚滴定
第十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二节 维生素C的分析 一. 化学结构 结构特点: ①??手性C原子 维生素C分子中具有2个手性C原子,具有4种光学异构体。其中生理活性最强的是L(+)-抗坏血酸 ② 具有内酯结构。 碱性下可水解。 ③??具有烯二醇基。 还原性,能够被氧化成去氢抗坏血酸。 酸性,能与碱成盐。 二.性质 1.? 酸性 烯二醇结构—酸性。 ▲C3-OH, pKa=4.17(共轭效应) ▲C2-OH,pKa=11.57(邻位羰基) 一元酸. 能与NaHCO3作用生成钠盐。 2.还原性 烯二醇基—还原性。 如: 3.? 水解反应 四、杂质检查 澄清度与颜色:贮存期间易变色,且颜色 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 取本品3.0 g ,加水15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将溶液经4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 取滤液, 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3 2. 铜、铁离子的检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5.0 g 两份, 分别置25 ml 量瓶中, 一份中加0.l mol/L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B); 对照溶液:另一份中加标准铁溶液(精密称取硫酸铁铵863mg,置1000ml量瓶中,加l mol/L硫酸溶液2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 ml , 置100 ml 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1.0ml,加0.l mol/L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A ) 。 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48.3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应符合规定。 1. 碘量法 2. 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用于体内药物分析) (2)操作 (3)讨论 ⅰ.反应条件 * 酸性 使VC在空气中氧化速度减慢。 ⅱ.溶剂 * 新沸放冷的水。 减少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ⅲ.还原性物质的影响及排除 * VC注射液中常加有亚硫酸盐如NaHSO3作为 抗氧剂. 排除:加入丙酮或甲醛。 2. 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 (1)原理: 在酸性下 氧化型是红色的;还原型是无色的 酸性下直接用2,6-二氯吲哚酚滴定,用滴定剂自身的颜色变化指示终点,不需要另外的指示剂。 (2)注意事项 ① 本方法不是维生素c的专属反应,其他还原性 物质对测定有干扰。但维生素c的氧化速度远 比干扰物质快,故快速滴定可以减少干扰。 ② 也可用2,6-二氯吲哚酚进行剩余比色测 定,即加入维生素c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测 定剩余染料的吸收强度,或利用醋酸乙酯或醋 酸丁酯提取剩余染料后进行比色测定。 ③ 2,6-二氯吲哚酚不稳定,故需经常标定。 * 主 要 内 容 第十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二节 维生素C的分析 第三节 维生素B1的分析 第四节 维生素E的分析 药物分析课程的目的 四、 第五节 维生素D的分析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D(-)-异抗坏血酸 L(+)-异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 D(-)-抗坏血酸 L-二酮古罗糖酸 (无生物活性) 4.?荧光反应 5. 糖的性质 VC的结构很象糖结构,具有糖的性质。 三、鉴别试验 取本品0.2 g ,加水10ml溶解后,分成二等 份,在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0 . 5ml ,即生 成银的黑色沉淀;在另一份中,加二氯靛酚 钠试液1~ 2滴, 试液的颜色即消失。 2.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 谱集4 5 0图)一致。 原因: 维生素C 空气、光线、温度 内酯环水解 糠醛聚合 脱羧 呈色 三.含量测定 这个反应的摩尔比是1∶1。 1.?? 碘量法 (1)原理 终点颜色:无色→蓝色 1ml 0.05mol/L碘液1ml?8.806mg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