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共26张PPT).ppt

2017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共26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共26张PPT)概要1

末 外 昆曲 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为基础角色,早期作品《浣纱记》反映了昆剧初创时期的角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戏的七行之外,还借鉴了元杂剧的小末、小旦等设置法,更增设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净五行,共十二行。   明末昆剧兴盛期,明刊本《墨憨斋定本传奇》中,将原以“贴”扮老年妇女改为“老旦”,亦系吸收了元杂剧之分行法。其他角色行当基本同于昆剧初创时期。 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曲的历史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1.巾生:未做官或未及冠的風流書生 。 2.大官生:常演的人物有《長生殿?小宴、哭像》中的唐明皇、《鐵冠圖》中的崇禎帝、《驚鴻記?醉寫》中的李太白、《千鍾祿?八陽》中的建文帝等。 3.小官生:常演的人物有《荊釵記》中的王十朋、《白羅衫》中的徐繼祖、《金雀記》中的潘岳等。 1.巾生:未做官或未及冠的風流書生 。 2.大官生:常演的人物有《長生殿?小宴、哭像》中的唐明皇、《鐵冠圖》中的崇禎帝、《驚鴻記?醉寫》中的李太白、《千鍾祿?八陽》中的建文帝等。 3.小官生:常演的人物有《荊釵記》中的王十朋、《白羅衫》中的徐繼祖、《金雀記》中的潘岳等。 1.巾生:未做官或未及冠的風流書生 。 2.大官生:常演的人物有《長生殿?小宴、哭像》中的唐明皇、《鐵冠圖》中的崇禎帝、《驚鴻記?醉寫》中的李太白、《千鍾祿?八陽》中的建文帝等。 3.小官生:常演的人物有《荊釵記》中的王十朋、《白羅衫》中的徐繼祖、《金雀記》中的潘岳等。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 《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曹雪芹 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像 《红楼梦》塑造了 哪些典型的艺术形象?你最喜欢谁?为么? 谈一谈, 《红楼梦》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红楼梦》以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贵族官僚家庭贾府的荣辱兴衰,全面揭露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想一想,《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红楼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今日昆曲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与京剧艺术 大官生 小官生 唐明皇 李太白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 长生殿 巾生 雉尾生 鞋皮生 官生 :是有权位功名的男性,低音用本嗓,高音用小嗓,大小嗓的交换要不露痕迹。 大官生:年龄较大,带髯口,以用嗓的方式与老生区别,如《长生殿》的唐明皇,《千忠戮》的建文帝。 小官生:年龄较轻,不带髯口,以用嗓的方式与小生区别,如《琵琶记》的蔡伯喈,《金雀记》的潘安、《牧羊记》的李陵。 小生 :用小嗓,又细分为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 巾生:大都是风流潇洒的文士,如《牡丹亭》的柳梦梅、《西厢记》的张君瑞、《玉簪记》的潘必正。 雉尾生:头带插有雉尾的紫金冠,如《连环记》的吕布、《白兔记》的咬脐郎。 鞋皮生:指穷困潦倒的书生,如《绣襦记》的郑元和、《彩楼记》的吕蒙正。 武生 :英武矫健,如《宝剑记》的林冲、《祝家庄》的石秀、《义侠记》的武松。 老生 :是年长的男性,的造形以黑三髯口为主,用本嗓,如《牧羊记》的苏武、《满床笏》的郭子仪、《渔樵记》的朱买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