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操作系统chap6
三、利用符号链实现文件共享 * 第六节 文件共享 用户共享文件时,采用符号链(Link) 符号链是指向文件所在目录项位置的指针(如同一系统中的路径名,或网络中其它主机IP地址及路径名) 如访问深圳大学网站主页,采用符号链: /szu2007.asp 第6章 文件管理 三、利用符号链实现文件共享 * 第六节 文件共享 文件主或文件不知道有多少个用户在共享文件 文件主可以完全删除共享文件 共享文件的用户在访问一个已删除的共享文件时,会出访问错误 第6章 文件管理 三、利用符号链实现文件共享 * 第六节 文件共享 优点: 可以共享网络上任何地点的共享文件 缺点: 访问速度较慢(沿链查找) 第6章 文件管理 磁盘容错技术目标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目标: 磁盘某部分出现缺陷或故障时, 1、磁盘仍能正常工作 2、不致造成数据的错误和丢失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一、第一级容错技术(SFT-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SFT-I主要防止出现磁盘表面错误时,数据的丢失 SFT-I在一般的磁盘存储系统中都会使用 SFT(System File Table)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一、第一级容错技术(SFT-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1、双份目录和双份文件分配表(FAT) 目录和文件分配表是文件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 在磁盘的不同地方,分别存放两份目录和文件分配表 操作一般在主目录和主FAT上进行,并定期将修改的数据存入备用目录和FAT中 当磁盘出现损坏,启动备用目录和备用FAT,并新建一份目录和FAT 每次开机,检查两份目录和FAT的一致性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一、第一级容错技术(SFT-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2、热修复重定向 在磁盘中建立热修复区 当出现盘块损坏时,将数据写入热修复区 每次对损坏盘块的访问,都自动转为对应热修复区中盘块的访问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一、第一级容错技术(SFT-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3、写后读校验 将从内存某缓冲区A写入盘块,立即读出该盘块的内容至内存缓冲区B 比较A和B两个缓冲区的内容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再做一次;若仍然不一致,则认为盘块损坏,将内容写入热修复区 第6章 文件管理 * 二、第二级容错技术(SFT-I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SFT-II主要解决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时,数据无法正常读写的问题 相对SFT-I,SFT-II是高一级的容错技术 第6章 文件管理 * 二、第二级容错技术(SFT-I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1、磁盘镜像 将两个磁盘驱动器连在一个磁盘控制器上 每次向主磁盘写入的数据,同样也向备份磁盘写入,并写入相同的位置 主磁盘和备份磁盘中的所有数据完全相同 当主磁盘驱动器损坏时,启用备份磁盘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主机 磁盘 控制器 二、第二级容错技术(SFT-I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2、磁盘双工 将两个磁盘驱动器分别接在两台磁盘控制器上 每次向主磁盘写入的数据,同样也向备份磁盘写入,并写入相同的位置 主磁盘和备份磁盘中的所有数据完全相同 当主磁盘系统损坏时,启用备份磁盘系统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主机 磁盘控制器 磁盘控制器 二、第二级容错技术(SFT-II) 第七节 磁盘容错技术 优点: 具有容错能力 缺点: 浪费严重(只有50%效率)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一、数据一致性问题 第八节 数据一致性控制 当数据同时被存放到不同的文件中时,如何保证对数据的修改在各文件中保持一致 文件的多个备份,如何保持一致 共享数据的顺序修改 第6章 文件管理 * 二、事务 第八节 数据一致性控制 1、事务 事务是用于访问和修改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单位 事务操作具有“原子性”,即要么数据都进行修改,要么数据都不进行修改 第6章 文件管理 * 二、事务 第八节 数据一致性控制 2、事务记录 事务记录存放事务运行时数据项修改的全部信息 事务记录必须存放在稳定存储器中 事务记录包括: ⑴、事务名 ⑵、数据项名 ⑶、旧值 ⑷、新值 第6章 文件管理 * 二、事务 第八节 数据一致性控制 3、恢复算法 Undo(Ti):把所有被事务Ti修改过的数据,恢复为旧值 Redo(Ti):把所有需要被事务Ti修改的数据,置为新值 事务通过事务记录和恢复算法,实现数据一致性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三、并发控制 第八节 数据一致性控制 1、利用互斥锁实现“顺序性” 每个对象设置一把“锁” 对对象的访问,必须先获得“锁”(关锁) 访问完对象,释放“锁”(开锁) 第6章 文件管理 * 三、并发控制 第八节 数据一致性控制 2、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顺序性” 利用互斥信号量(Mutex)实现对象的顺序访问 利用一般信号量,实现访问者情况的记录 第6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