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Ⅲ型分泌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

安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 杨骁;一、Ⅲ型分泌系统的概述 二、Ⅲ型分泌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三、Ⅲ型分泌系统分泌机制 四、Ⅲ型分泌系统与细菌致病性 五、Ⅲ型分泌系统的特点 六、Ⅲ型分泌系统的展望;细菌分泌系统的发现,是近年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的重要进展。 致病菌为了在宿主体内生存、 繁殖和扩散, 必须分泌一些蛋白性质的毒力因子; 而一些非致病菌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 也向外分泌一些蛋白质。;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许多分泌蛋白和外露蛋白, 虽然细菌分泌的这些蛋白功能各异,但系统发育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细菌是通过相对较少的几种分泌机制将这些蛋白分泌出去的。 ;根据是否依赖信号肽 ( signal sequence ,sec)的特点,可将其分为 sec依赖性和sec不依赖性 两类。 I、Ⅲ型分泌系统是sec不依赖性的,Ⅱ、Ⅳ型是sec依赖性的。;现已发现的Ⅲ型分泌系统主要存在于耶尔森氏?? ( Yersinieae ) 、肠炎沙门氏菌 ( Salmonella enterica) 、志贺氏菌 ( Shigella) 、埃希氏大肠杆菌 ( Escherichia coli )等;;细菌感染宿主细胞:鼠伤寒沙门氏菌(橙色)在宿主细胞中(蓝色)建立感染 ;病原菌为了生存和进入真核宿主细胞,经过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了入侵宿主细胞的特异性机制,其中最显著的机制是细菌Ⅲ型分泌系统 (T3SS) 。 ;近几年在 T3SS的结构、装配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上取得巨大的进展。研究T3SS的装配不仅有助于探索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还对研究细胞器装配和蛋白分泌有很大的帮助。;各种病原菌的 T3SS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都很相似,其结构很像注射器,有人称之为针头复合物( needle complex,NC)或 “ 注射器” ,目前已有了较为规范的新名词:T3SS注射装置 (injectisome)。 ;T3SS注射装置的核心是一个针头状的复合物,由一个多环型基座和一个针头状 突起组成 ,T3SS由多环型基座固定在细菌表面,基座中贯穿有圆柱状的连接针头和基座的杆。;不同分泌系统的基座环形级结构有所不同,但都是由12到14个亚基构成复合物,基座不仅可以帮助蛋白穿过细菌的内膜和外膜,而且和周质中的分泌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针头状突起是一个直的中空筒状结构,长约60nm,其内部有专门输送分泌蛋白狭窄的的中心孔道 (约2~3nm) ,孔道从底部的环状结构一 直延伸到针头的顶端 。 中心孔道非常小,折叠的蛋白要经过伸展后才能从中通过。针头结构可以将细菌的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Ⅲ型分泌系统通常由30~40 kbp大小的基因编码,以毒力岛 ( Pathogenicity island )的形式存在于细菌的质粒或染色体上。 与基因组其他部分相比,该分泌系统基因的DNA G+ C含量较低,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基因常常是成簇的。在致病菌中,Ⅲ型分泌系统基因簇通常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常通过进化而获得。而在相关的非致病菌株中大多缺乏这些致病区,但一般有相似或相同的相邻序列。;动、植物致病菌的Ⅲ型分泌系统有许多高度保守的主要结构成分 ,由20种以上的蛋白质组成,是所有已知蛋白分泌系统中最复杂的;在分泌中,不同的蛋白发挥各自的功能。 Ⅲ型分泌系统的组分包括:分泌蛋白质、伴侣蛋白、分泌器蛋白和调节蛋白。;伴侣蛋白: 三型分泌系统分泌的蛋白。 需要小的、 通常是酸性、 位于细胞质膜的附属蛋白,特异结合和分泌蛋白结合发挥帮助分泌和分泌前的稳定作用。在已发现的俘侣蛋白中,Syc E/Yea A, Syc H作为Yop E 、 Yop H的分子伴侣、Let H/Syc D作为 Yop B 、Yop D的分子伴侣 ;寸吹斜乖吞庚啪剑巩芝彦曾海追殴兔委油贴斥乙痴青迫柿篡甘兔驯株服拔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细菌Ⅲ型分泌系统; 1) 内膜转运蛋白的Lcr D家族, 可形成一个中央通道; 2) 细胞质ATP酶Ysc N家族,其同源性蛋白在已知的细菌、 真核、 古细菌三型分泌系统中均存在; 3) Ysc O、 Ysc P及同源蛋白这个位点被氨基酸同源性小或 无的基因所占据; 4) Ysc F、 Ysc l 、Ysc K , Ysc L家族有完全的亲水特性, 可能位于细胞质; 5 ) Yop N 及同源性蛋白位于细菌表面,在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以及不接触真核细胞时,通道关闭; 6) Ysc C家族及其同源性蛋白是形成通道使分泌蛋白穿过外膜; 7)形成鞭毛的成分等。 ;认为T3SS和鞭毛系统同源,示意图如下 ;细菌的 Ⅲ 型分泌系统是一步性分泌 , 是 sec不依赖性的所分泌的效应蛋白不在胞浆间隙中停留 , 也不被切割 , 直接从胞质输送到细胞表面。Ⅲ型分泌系统的分泌信号长期以来被认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