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特色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特色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浅谈中国特色词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摘要:英语在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等的语境,而成为英汉翻译的一大难题。这种语言的特性又使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在英语中只能找到部分的对应的词语,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应,于是,出现词语空缺和翻译的局限性。分析中国特色词语的特点和前景;在翻译技巧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中国特有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除此之外,本文还将提出一些关于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国家传播的前景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语的特点;翻译技巧 引言 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总是处于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的频繁使用,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异,中国英语也因此应运而生。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一,角度也不相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定有着丰富的文化蕴含,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之间的不可翻译性成为翻译界一个永久的问题,具有中特色词汇和表达出于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等而成为英汉翻译中的一大难题。 中国特色英语 中国特色英语,是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其中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文化的内涵。当中国的文化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又是怎样不失原味的被翻译成外语从而被外国人所接受的呢?本文将以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成 HYPERLINK /English/ 英文为例,介绍了多个时期中国特色词语的特点。这些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五四运动”、“白话文”、“人民公社”、“四个现代化”这些不属于英语国家所惯用的词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这个提法肯定了中国特色英语现象,也指出了这些是正确的英文表达法。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英语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具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其传统的文化思想 HYPERLINK /lixue/ 自然反应到语言上。传统的固然在人们的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就像这个“龙”字,在华夏文化中,“龙”字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之一,与凤凰、麒麟、龟合称“四灵”。除这个字义外,它还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形成一种中华文化图腾,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可见其影响之大。后世的很多皇帝就“龙”这个事物作为权威的象征,如坐龙椅,褂龙袍,睡龙床等等。然而在西方国家,“龙”dragon是凶险的,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这是传统积淀造成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如“中秋节”Mid-Autumn Day;“泼水节”Water-Splashing? Day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佳节,是中国优良文化的积淀,悠久历史传承至今的瑰宝,这些传统文化佳节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被中国人所专有,它们也在一些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中流行起来。再有一些如“武术” wushu ,“功夫” kung fu,“扭秧歌”yang ko,这些民间的特色文化,在中国还未对外开放,这些对西方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这些都反映了这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所造成的词汇空缺。如:“阴”yin;“阳”yang ;“饺子”jiaozi;“儒学”-confuciansim;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刺绣”:embroidery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剪纸”:Paper Cutting;“书法”:Calligraphy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门当户对”:Perfect Match/Exact Match ;“相声”:Cross-talk/Comic Dialogue ;“印/玺”:Seal/Stamp.还有一些反映中国居住习惯的词如“炕” kang: a heatable brick bed等等。 (二)具有经济色彩的表达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 intensive industry,这一术语指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产业。例如:“铁饭碗”iron bowl;“改革开放”opening door policy;“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社会主义市场经济”social market economy;“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乡镇 HYPERLINK /company/ 企业”township and village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