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雅明气息_Aura_理论新诠_赵千帆
第23卷第5期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Vol.23No.5 2012 年 10 月 TongjiUniversityJournalSocialScienceSection Oct.2012
本雅明气息(Aura)理论新诠
千帆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本文根据最 威的一手和二手 料, 本雅明 Aura概念作了全新的翻 和解 ,主 将之
“气息”。作品气息的凋弊表示,人 知 方式以及 与大众关系 生了根本 化, 生 的行事方式有了根本 , 生 的根基从宗教 到政治。在 生 和 接受中,手和眼的作用 底分离,使 的 史叙述方式不可 系,新 代的 生 主 适 , 大众 演 自身 史的当下 写。
关键词:气息;技 复制;本雅明; 作品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5-0008-10
一、Aura当译为气息
Aura是本雅明的一个关键概念,对当代文化研究和文艺理论的影响勿庸赘述。目前国内学界对该词译法众多,张玉能在《关于本雅明的 “Aura”一词中译的思索》① (下称 “张文”)作了详尽讨论,是一个很好的小结。只是他给出的最终意见“光晕”,于义尚有未安。笔者的替代方案是“气息”。这个译法几乎从根本上一扫前见,难免令人讶然,兹先述理由如下:
首先,汉语词 “晕 ”所表达的 “天体周围的光圈 ”之义,在德文中另有其词表示,即 Aureole(张文亦提及),引申表示 “围绕圣像的光环 ”,它源于拉丁语aurum(金,金色),与 Aura形似而实异,只
是由于两词在通灵学或 “超心理学 ”中均表示 “灵气 ”或 “辉光 ”,② 故常引起混淆,由此误导了许多人对 Aura的理解。本雅明亦提到 Aureole,在《中央公园》说到青春友爱的光环,在《波德莱尔的几个动机》中引用的一则波德莱尔遗稿中说到诗人 “光环的失落 ”,③ 它与 Aura之失落允有对应之处,但一指人,一指作品,诚为两类。 而且,正如下面就要讲到的,Aura 实非可见或比喻上的
“光 ”。
其次,“气息”最符合 Aura的词源学实情:它与 “气流 ”、“呼吸 ”相关。根据艾斯勒哲学辞典中的Aura词条(由德文版《本雅明文集》的主编鲁尔夫·蒂德曼撰写),该词源自希腊语 αu)/ρα,原义为 “呼吸、空气的吹拂”,罗马名医盖伦用它形容癫痫发作前神色变化的先兆,就此言可译为“气色”。犹太密
教法师(Kabbalist)将之当作一种伴随人类的以太( )',表示“纯净的空气”),其中保藏着人的罪行,
α θηρ
直到末日审判。④ 张文引用赵勇的说法,指出Aura一词非本雅明独创,而源于格奥尔格圈子,被称为“生
收稿日期:2012-06-10
基金项目:同 大学“211”三期重点建 目“欧洲哲学与文化研究” 目 助( 目 号:102110)。
作者简介: 千帆(1977-),男,福建福州人,同 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哲学博士。
① 玉能:《关于本雅明的“Aura”一 中 的思索》, 于《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151-161 。
② [美]艾·格·吉尼斯 :《心灵学——— 代西方超心理学》, 燕云 , 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17 ;亦可参
基百科 Aura(aranormal)条和“灵气”条(2011年5月20日版)。
p
③ 参 WalterBenjamin,GesammelteSchriften,Band1,herg.vonRolfTiedemann,FrankfurtamMain:Suhrka-mp,1974,S.661,S.651-653。本文所引《技 可复制 代的 作品》基本用第三稿( 文自称引自第二稿)。
④ 参 Esler:HistorischesWrterbuchderPhilosophie,Bd.1,SchwabeVerlag·Basel1971-2007,S.652.
第 5 期 赵千帆:本雅明气息( )理论新诠 9 Aura
命的呼吸”。本雅明亦说人能“呼吸到”Aura,或 Aura在招摇,或说氤氲的嘘息。① 在思想上与本雅明渊源最深的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就用 Atmosphre(气氛)作为 Aura的同义语。② 凡此种种,皆表明Aura指某种流动变化的状态,有非“光”、“晕”、“韵”或“气场”③等所能尽者。
最后,当然,Aura之译为“气息”恰当与否,还要回到本雅明的相关文本和思想中接受检验。下面是一段关于 Aura的关键性段落,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摄影小史》中几乎一字不差地出现了两次:“气息究竟是什么?空间与时间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