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docVIP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doc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 五 1961年3月,吴江总结1958年公社化以来刮共产风的情况,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为了发展公社经济,过高地要求社有经济占社、大队、小队总收入的30%左右,要求公社办工厂,连畜养场地也一定要养二千头大猪。因而,平调大队的土地、劳力、资金、工具、生猪,还拆用了大量民房等。桃源公社,原以万头羊驰名,但县里平调1 300多只羊支援别的公社,公社又从社内大队平调400多只羊到繁殖场,大队又调小队的,以及拿社员的羊灰、羊草不给钱等,以致桃源公社到1960年底只有5 000只羊,减了7000多只羊。还有的公社为了办蚕种场,逼一个自然村的二十户社员搬家,社员在迁走之前,把门窗全部卖掉,含泪而去。 (二)水利上无偿平调器材和劳力,动辄组织大兵团作战,调用非受益单位的民工,有时仅付食费,不付工资,有时什么都不付,要社员自带饭来。又无偿抽调耕牛、农船以及青壮劳动力到菀坪公社低产大队安家落户。但这些2 100个劳动力的年收入低于原有大队,还得由原大队补足等,更加增加了矛盾。又在大搞“丰产方”中大肆平调别地劳力、工具和肥料,并且不顾他人。群众讽刺说,“后进支援先进,标兵队变成调兵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群众劳动时磨洋工,还怕船只被调,将新船沉到河底“藏”起来,称为“潜水艇”,水车破坏更为严重,烧的烧,卖的卖,坏的坏了。 (三)在上述严重情况下,经营管理更加混乱。特别是体制乱变,影响更大。如八都公社大队、小队的体制一年三变,东风大队由历史上不和、穷富悬殊的三个大队合并而成,水稻单产从639斤下降到302斤。又有小队食堂有300多人吃饭。大队、小队干部也随便调动。某大队十三个小队长都不是本地人。有个小队长被调了三次,群众叫他是“三上三下干部”。干部经常调动,抱有临时观点,不负责任,生产就搞不好。 评工记分不合理。一般是干部多记,干部家属多记,社员少记,老实人少记,甚至有些干部不干活,也记工分。有些地区甚至不评工记分,搞什么“民主评议”、“思想分红”,根据所谓“思想好坏”来决定分配。在防止“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借口下,有些公社、大队,随便没收自留地。又在“共产主义”的借口下,随便侵犯社员的生活资料;任意平调社员的房子、桌子、门板、窗柜,以至锅、碗、筷等。有些干部还拿走社员的金首饰,被社员骂为“当官强盗”。还有在没有草烧时,搞“五无一光”,把无盖马桶、无底粪桶、无脚长凳、无把手锅盖、无柄脚桶全部烧光,连祖宗牌位等也一起烧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穷村的食堂搞得连买火柴的钱也没有。而旧账一直是只算不兑现。这时在有关材料里进一步讲老实话了。浮夸风主要表现在对1958年、1959年的粮食产量估计过高。1958年水稻原估单产897斤,实为527斤。1959年水稻原估单产970斤,实为594斤。部分社队卖了过头粮,不仅往返运粮浪费劳力、工具,而且分配不落实。1959年全县分配,有139个大队分空29.5万元,有29个大队向公社多交积累20万元,有96个大队欠社员485万元。普遍存在粮食卖过头,口粮吃过头,分配过头,社员用过头。某公社返回口粮300多万斤,分掉20万元公共积累。有的大队上欠公共积累,下欠社员工资,左欠供销部,右欠信用社,背了一身“冤枉债”。而且口粮接不上,夏熟口粮接不上双季稻,双季稻又接不上中稻,中稻又接不上晚稻,晚稻又接不上第二年的夏熟。 有的干部的浮夸已经发展到有意识地欺骗领导,骗取荣誉。有的队将水稻单产598斤虚报为1 042斤,还领取奖金1 200元。有的公社积肥以水河泥当干河泥计算。有的虚报三麦迫肥数。有的为了应付参观,把生猪7千头虚报为1万3千头,甚至还有将水稻单产吹为1万多斤的高产卫星。1959年地委储书记来检查生产,公社书记叫某大队支书把劳力全部集中在公路两边突击,怕人看见,又说见小汽车来就散开。结果来检查生产的同志一打招呼,社员就散开,而且愈打招呼,愈散得快,出足了洋相。不仅农业,工业上也是如此。1960年吴江化工厂上报生产硫化钙3吨,香精8.6吨,产值27万5千元,实际上一斤化工产品没有,一分钱也没有。 1961年在1960年实产基础上,吴江社员基本口粮全年平均380斤。粮食征购的办法是“多产多吃多购,少产少征购,减产少吃少购”。全年任务定到生产队,一次定死,不再变动,夏季预购,秋后结算。蚕桑也包到生产队,先奖励增产部分,超产一斤茧,奖一斤粮。如果还有结余,则60%归生产队,40%归大队统一分配。群众反映,“这个政策比高级社好,高级社时只有多劳多得钱,没有多劳多吃粮,现在多劳多得又多吃,真是从高级社的经验发展起来的。”又说,“任务一定死,心也定了,劲也足了,今年多吃粮食有希望了”,“任务包死,多收一斤就多吃一斤,再搞瞒产私分就没有意思了”。 1961年6月的全县夏季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