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效益弹性比较法突破净现值法的局限性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1
用效益弹性比较法突破净现值法的局限性
徐 焘
摘要:净现值法虽然是正确估计时间价值的纯利润计算法,但是它不能全面反映具有两重性的矿藏经济价值。如果
开发者把只能体现超额剩余价值的净现值用来“对价”兼有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的矿藏,就将贬低后者。其结果是
无端舍弃虽质量低平但仍可利用的初等丰度资源,或者低价出让国有资源开发权。而改取效益弹性比较法,就能优
化矿藏开发方案,从而充分发挥矿藏的经济潜力。文章介绍了效益弹性比较法的内容,并列举了它的使用途径。
关键词:效益弹性比较法;净现值法;两重性经济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矿藏;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F407.1;F22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6995(2012)10-0012-04
为了使矿业投资者关切的超额剩余价值极大化,北美专家布赖恩·麦坎齐及其支持者们立足于通用的净现值法,
演绎出一整套工作程序,包括预测投资回报率、试算品位指标、设计开采方案和推断费税额等等[1] 。
国内多数矿业开发者并没有深究净现值法的实质就广泛套用该法。但是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动荡,使这类尝
试竟然没有一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尽管如此,净现值法还是不胫而走,因为专业者除了能用此法勾画出矿藏开
发方案的赢利性之外,还没有掌握估量开发效益的其它方法。然而,估量矿藏开发效果的净现值法的要害在于:它
把超额剩余价值当作命题的核心本身就经不起质疑。
1 矿产资源的所谓价值化是对其两重性经济价值的折损
盛极一时的矿藏价值化和资本化论[2],是两百多年前资源开发者所得超额剩余价值或资本化级差收益观念的当
代版。后者如今被工程经济界称作净现值,又被矿山承包者称作净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开发矿
藏的唯一所求,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值得他们珍惜的东西。
1本文不涉及用净现值法估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准确性,而只是解说广为流传的超额剩余价值净现值法不能充分反映矿藏的开发效果,因
此也不足以用来优化其开发方式。
作者简介:徐焘(1933-),男,上海市人,研究员,大学本科学历,20 世纪 60-70 年代曾在冶金系统从事矿藏勘查、资源管理和矿业
经济学研究,80 年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研究生院作为副教授从事技术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并在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任研究员;90
年代初起在加拿大德林矿业咨询公司任高级经济师;90 年代末至今从事独立的国际矿业经济学研究。
然而,超额剩余价值的净现值并不反映两重性的资源经济价值J (见图 1),因为它
不计实物形态的矿产品W ,也不含劳动投入S ,只是矿山承包者所求价格形态的超额剩余
p
价值S 。因此,矿藏价值化和资本化论包含双重谬误:第一,把二维矢量缩减为一维矢量;
q
第二,把包括劳动投入的全额社会价值缩减为价格形态的超额剩余价值。
图 1 矿藏净现值或超额剩余价值是经济价值的局部
矿山承包者关注的不是社会需求的实物矿产品本身,而只是它承载的剩余价值。马克思
就此揭示道:“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并不关心他所生产的商品具有什么样的使用价值,不关心
它所生产的商品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在每个生产部门中,他所关心的只是生产剩余价值,
在劳动产品中占有一定量的无酬劳动。”[3]。所以,照搬资本主义下矿业开发者惯用的超额
剩余价值净现值法就是在原则上走进了歧途。
2
[4]
我们权且忽略价格形态的净现值与价值形态的超额剩余价值在数量上的偏离度 ,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