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导致汉语个体量词发生的结构 - COLIPS.PDF

试论导致汉语个体量词发生的结构 - COLIP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导致汉语个体量词发生的结构 - COLIPS

试论导致汉语个体量词发生的结构 时兵 安徽大学中文系 中国 安徽 合肥 230039 shibing1216@263.net 摘要 关于汉语量词的发生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从近些年的研究来看, 主要是从量词的功能描写入手来探讨它的发生原因。本文则主要是从结构的角度来探讨 导致汉语个体量词发生的机制,即在自源量词的语言中,“追加成分”的使用是直接导 致个体量词发生的诱因,且“追加成分”中纯粹用于称代作用的名词是量词的源头。 关键词 量词 追加成分 称代 甲骨文 关于汉语量词的发生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从近些年的研究来看,主要是 从量词的功能描写入手来探讨它的发生原因。譬如游顺钊先生 (1988)在 《从认知角度 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一文中就认为:“在量词出现之前,当在一个数量名词结 构中表达数 目的字相当多时,例如在例⑴的 ‘人万三千八十一人’这样的情况下,说话 人会感到有重提一下名词底子的必要。我看正是为了这种记忆的需要,才产生了最初的 临时量词。”①然而Wang Lianqing (1994 )则认为游顺钊的假设与汉语的语言事实不符, 因为在殷墟 卜辞中出现的数量名短语绝大多数是短的结构,例如 “羌十人”(《甲骨文合 ②Wang还进一步指出:原 集》26910 ,以下简称《合集》)“羌三人”(《合集》336 )等。 始量词 (proto-classifiers )的主要功能是起定量的作用 (Quantifying function )。由于集 体单位词的出现要早于个体量词,这就可能造成单数与复数单位在理解上的歧义,而个 体量词的出现正是为了消除这种歧义。 笔者以为关于汉语量词发生的研究须从词类功能与句法结构两方面着手,才可能把 问题分析得更加清楚。本文主要是从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导致汉语个体量词发生的机制。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例句: ⑴a 乙巳贞:酒 妣庚。(《合集》22130) ⑴b 癸丑卜,王:勺二羌祖乙。(《合集》19761) ⑴c 庚午卜,侑奚大乙三十。(《合集》19773) ⑴d……卜,其侑羌妣庚三人。(《合集》26924) ⑵a 贞:侑羌于妣庚。(《合集》440 正) ⑵b 乙丑卜,王:侑三奚父乙。(《合集》19771) ⑵c 侑伐于上甲十又五……(《合集》904 正) ⑵d……告曰有往芻自温十人又二。(《合集》137 正) 上述两组例句中a 、b例的结构可以描写为:V+NP1+ (于)+NP2 ,其中b例的NP1 是Num+N 。(这里需要简单交代一下,在殷墟 卜辞的V+NP祭牲+ (于)+NP神名结构中,我 们很少见到NP祭牲是N+Num结构。)另外,c、d例的结构是:V+NP1+ (于)+NP2+NP3 , 与a、b例的结构相比较,它多了个NP3 。这里的NP3 ,我们称之为 “追加成分”,它主要 是对NP1 起补充说明作用,但同时又被其他成分所阻隔。其实,“侑奚大乙三十”、“侑 伐于上甲十又五”完全可以转换成“侑三十奚大乙”“侑十又五伐于上甲”;“侑羌妣庚 三人”、“有往芻自温十人又二”也可以说成 “侑妣庚羌三人”“有往芻十人又二 自温”。 在殷商以后的古代文献中,仍然可以见到“追加成分”的影子,例如: ⑶戎献金于子牙百车。( 敖簋盖) ⑷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⑸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⑹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史记高祖本纪》) 就殷商卜辞而言,“追加成分”的构成大致有三种类型: ㈠光杆名词充当“追加成分”,例如: ⑺侑 妣庚垂。(《合集》721 正) 例⑺的 “追加成分”“垂”可能是 “一垂”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