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斑竹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PDF

豫西熊耳山斑竹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豫西熊耳山斑竹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第39卷 第1期 地质调查与研究 Vol.39 No.1 2016年3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Mar.2016 豫西熊耳山斑竹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2 1,2 3 3 梁涛 ,卢仁 ,罗照华 ,刘晓 (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郑州450052;2.河南省有色金属深部找矿勘查技术 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豫西熊耳山已知的121个内生金属矿床(点)均位于经线112°E以西,其东尚未发现内生金属床(点),对位 于经线112°E以东燕山期斑竹寺花岗斑岩开展成因研究有助于区域找矿思路的转变。斑竹寺岩体具有高硅、富碱 高钾、贫镁低钙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介于1.02~1.09之间。它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平滑、轻稀 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 范围为18.48~24.85,无明显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中Rb和Th富集,具有明显 N 的Nb、Ta、P和Ti负异常。斑竹寺岩体的Sr含量高、Y及Yb含量低,具有埃达克岩属性,它是加厚大陆下地壳的部分熔 融形成的,部分熔融源区残余相矿物包括石榴石和金红石。斑竹寺岩体是早白垩世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区 域上广泛产出与其形成时代相近的成矿作用,它还显示了Au、Pb、Zn等成矿元素的异常富集特征,斑竹寺岩体深部及 周缘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关键词:斑竹寺岩体;埃达克岩;岩石圈拆沉;成矿潜力;熊耳山 中图分类号:P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35(2016)01-0015-09 豫西熊耳山地区是东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Au、 1地质特征 Ag-Pb、Mo 等金属矿产地之一,典型矿床有上宫Au 矿、祁雨沟Au 矿、沙沟Ag-Pb 矿、蒿坪沟Ag-Pb 矿、黄 1.1区域地质特征 水庵Mo 矿、雷门沟Mo 矿等。通过对熊耳山内121 豫西熊耳山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图1a),其结 个Ag、Ag-Pb、Au、Mo 及Pb 矿床(点)的统计分析,笔 晶基底为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系,岩性以片麻岩、变 [1] 粒岩、斜长角闪岩等为主,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系 者发现它们均位于经线112°E 以西 。熊耳山内花山 岩基、五丈山岩体、金山庙岩体、蒿坪沟岩体、雷门沟 (以安山玢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斑)岩等为 岩体及祁雨沟爆破角砾岩等都被认为与熊耳山燕山 主)不整合覆盖于太华群之上(图1b ),中元古代官道 期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它们也位于112°E 以西,而经 口群碳酸盐岩沉积岩系和古生界-中生界主要出露 [2] 线112°E 以东仅出露斑竹寺岩体群。经线112°E 两 于熊耳山的东段 。 侧不仅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时代相近,且具有相似的构 熊耳山地区断层构造发育,以拆离断层和陡倾 [3-4] 造背景,广泛均出露的熊耳群也是熊耳山地区重要的 断层为主 ,前者包括北拆离断层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