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因素与牙根纵裂发病的临床观察.docVIP

牙合因素与牙根纵裂发病的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合因素与牙根纵裂发病的临床观察.doc

  牙合因素与牙根纵裂发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分析牙根纵裂患牙的咬合特征,观察牙根纵裂患牙的牙体磨耗情况,以及从牙合学角度探讨牙根纵裂的病因及咬合异常、牙体磨耗及牙根纵裂之间的关系。方法 确诊为牙根纵裂患者277例,患牙309颗,对其牙周情况、牙合面磨耗及形态、牙合接触区、牙合干扰或牙合创伤和X线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的第一磨牙的近中根或近中颊根,患根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的牙根,形成局限性牙周袋。患牙牙合面磨耗严重,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牙合面凹及远中边缘峭低平等改变。牙根纵裂的程度与深牙合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存在牙合干扰或牙合创伤,并存在咬合不协调的易感因素。结论 本组患者牙根纵裂的发生与咬合异常和牙体磨耗有关,患牙牙牙合关系的改变而致过大的牙合力与异常方向的牙合力可能是牙根纵裂发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牙根纵裂 牙牙合 牙合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lus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dition of tooth abrasion in patients olars. Methods The dental, periodontal, and occlusal conditions of molars ostly at mesial or mesio-buccal roots, their periodontal conditions uch more anifested by deep pocket. The abrasion of the occlusal surfaces ore severe than those molars esio-distally and bucco-lingually. Conclus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vertical root cracking of molars is related to the occlusal disorder and associated olars is associated atical occlusal contact due to severe abrasion ith磨耗指数分类[3](tooth wear index,TWI)依磨耗轻重程度对患牙进行分度,检查患牙和对侧同名牙及另外20例身体健康牙列完整的中老年人40颗健康对照牙。0度:无磨耗;1度:牙合面光滑或有磨耗小平面(无牙本质暴露);2度:中等量牙尖丧失,仅有1—2处针尖大牙本质暴露;3度:全牙尖丧失和(或)有一些针尖大到中等大的牙本质暴露;4度:一些较大的独立的牙本质暴露;5度:2处牙本质暴露区联合(融合);6度:3处牙本质区融合或4处融合,但中间有牙釉质;7度:整个表面牙本质暴露,牙釉质边缘大部分完整;8度:冠高度严重丧失,牙釉质边缘破坏;表面形态与牙根外形相似。 1.4牙合干扰或牙合创伤检查 用咬合纸检查、患牙在正中牙合、侧方牙合及前伸牙合时有无早接触和牙合干扰[4]。 1.5牙合接触区检查 用咬合纸检查患牙正中牙合时的牙合接触区。观察A、B、C三点及闭合中正点、平衡点等,以判断患牙正中牙合时牙合接触区是否正常。其中A点为从冠状面观察时上颌颊尖舌斜面与下颌颊尖颊斜面的接触点;B点为上颌舌尖颊斜面与下颌颊尖舌斜面的接触点;C点为上颌舌尖舌斜面与下颌舌尖颊斜面的接触点;闭合中止点为上颌牙的远中斜面与下颌牙的近中斜面,在近远中向的接触点;平衡点为上颌牙的近中斜面与下颌牙的远中斜面,在近远中向的接触点[4]。 1.6X线片检查 对患牙及对侧同名牙拍X线片,观察患牙的根管、牙周间隙及牙槽骨的改变。将牙根纵裂分为以下四度:Ⅰ度:牙根纵裂限于根尖1/3区内;Ⅱ度:牙根纵裂自根尖部达根中1/3处;Ⅲ度,牙根纵裂达根分叉以上;Ⅳ度:根折片在牙颈部横断分离。 1.7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两组或多组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277例患者,309颗患牙,男性患者191例(68.9%),216颗患牙(69.9%),年龄范围从26—76岁,平均年龄52.43±11.07,女性患者86例(31.1%),93颗患牙,年龄范围从27—72岁,平均年龄50.52±0.47。所有的牙根纵裂中,单根牙共35颗,磨牙共274颗,其中229颗患牙牙根纵裂发生于近中根或近中颊根,远中根牙根纵裂患牙36颗,9颗发生于腭根。 2.2牙合创伤及其易感因素 277例患者的309颗患牙均有牙合创伤和(或) 牙合创伤易感因素存在(100%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