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特的造园艺术,日本园林的极致 —— 枯山水
枯山水 “枯山水”一般面积不大,很少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所以大都叫“庭园”或者“庭院”,而不是“园林”,唯其小,便于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将其每一细节做到极致。在一些人眼里,把它看做是放大版的盆景,似乎也不为过。江户时期以来,一些颇具禅学的人士在自家宅邸的小院落里也纷纷营造“枯山水”,通常只有几平方米到二、三十平方米大,那只能叫做“坪庭”了,但经典作品迭出。 枯山水的定义 “枯山水”就是用石料表示瀑布,用白沙象征流 水,无水似有水,以追求一种抽象的美。“枯山水” 庭园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 、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 ,细细耙制的白沙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 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表达出深沉的哲 理,而这其中的许多理念多来自禅宗道义。 “枯山水”的历史传承 ?? 在中国隋唐年间,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 “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自律”精神,日本园林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在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 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至将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在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 枯山水多半见于寺院园林,禅宗僧侣赋予此种园林以恬淡出世的气氛,把宗教的哲理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佛教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尘含大千,刹那见永恒”的宗教哲学文化。 无水——则以沙拟水 以石代岛 简单中表达深沉的哲理 修生养性,超凡脱俗 * 独特的造园艺术 日本园林的极致 —— 枯山水 小组成员: 饶维纯112401059(20%) 龚 炜112401068(16%) 熊子宇112401069(16%) 易朔宇112401070(16%) 张月明112401071(16%) 杨 军112401074(16%) 制作及讲解:饶维纯 我们对中国式的园林,无论是以苏州为代表的私家园林还是以北京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都很熟悉,对日本的池泉园林也听过,但对日本的另一种园林——“枯山水”,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 也许不少人并不认同日本人的美学观,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去了解“枯山水”,开拓视野,借鉴别人的长处,推进我们的艺术创作,该是不无裨益。 日式庭院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筑山庭中的土山相当于中国园林中岗或阜,坡度缓和的土丘称作野筋;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渺漫的效果,筑山庭和平庭都有真、行、草、三种形式;真庭是对真山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和少量的省略;草庭是大量的省略的。 ? ? ?????????????????????????? 池泉是微缩的真山水,池泉一般是园景的中心,枯山水与池泉都是在自然布局的水池中设溪坑石代表岛屿,与岸相连的驳岸称中岛按不同位置分别称为龟岛、鹤岛、蓬莱等名,立在水中或砂中的岩石有更多名称 。 池泉园 日本园林建筑少,体量小,极力尊重自然造化,很少用围墙。即使用“虚”和“薄”为特色,表现人与自然的亲近。在山水方面,园林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在植物方面,绿化多,并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显出人的谦虚和谨慎。总体上看,园林属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造园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着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而不像中国园林的对话体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 “枯山水”造园手法 景观中带有中国国画的感觉特别浓,小植物的搭配与此景相融,颇似国画用的笔法质感 其发展成熟的原因 1、佛教禅宗和茶道的发展; 2、京都自然条件-缺水; 3、石材、沙、砾应有尽有。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