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的智慧汇编
《道家的智慧》心得与体会
摘要:通过学习《道家的智慧》这门课程,笔者对道家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包括它的起源,创始人,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也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本文笔者就来谈一谈对道家的智慧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道家 智慧 老子 庄子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里,孔子、墨子、老子、孙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百家峰起,出现了中国文化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它们之中,道家文化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派学说之一。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而老子所作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让中国学者研究了几千年,其涉及的内容之广,蕴含的哲理之深都是前所未见的,堪称旷世奇书,由其书观其人,可见老子其人也是不世出的旷世奇才。《道德经》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大智慧,笔者就自己的理解对其中的一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推崇备至,而在儒家文化中也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样的语句。水善于处下,“水往低处流”,“处众人之所恶”,却善利万物,海洋是生命的起源,而纵观世界上的文明无一不是起源水域周围,比如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再比如尼罗河文明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身体中有60%以上的水,更不说人类以及大自然中的万物每日的生存需要水,水对万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样对万物重要的水却“处众人之所恶”汇成海洋、湖泊,继续为万物服务,为它们提供生存空间,食物,也为人类藏污纳垢,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而在讲解道家的“弱”时,也提到水至柔,却能胜刚强,“水滴石穿”便是这个道理。老子曰:“善用人者为之下”。便是这个道理,把自己想象成水,善于处下,这才是御人之道。“圣人之道为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
无为而治
西汉初年,刚经历过秦国暴政,推翻建立汉朝的统治者,采用了黄老之术—即无为而治,于是,来自于黄老思想的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爱民养民的观念就很快转化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统治政策。刘邦去世后,孝惠、高后相继当政。《汉书》说:“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文景二帝继统之后,也继续将黄老之术作为治国方针。文帝以一藩王继承大统,其时羽翼未丰,所以他特别注意信任和依靠前朝重臣,故刘邦时代的功臣周勃、陈平,等人相继被任命为相。这样既融洽了新旧君臣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高层统治集团的团结一致。正是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才使得整个国家渐渐的稳定。在我看来,“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不能过多的干预。就像市场经济一样,如果国家过多的干预的话,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如果国家什么都不做,任其发展的话,当然也是不行的,那样的话市场可能会出现垄断,对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再结合“治大国如烹小鲜”也进一步说明,需小心谨慎,不能乱加干预。
圣人光而不耀
老子曰:“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笔者认为“光而不耀”一语道破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光而不耀,就像月光普照大地,却柔和不会刺伤人。光而不耀,不过分的炫耀自己,谦虚谨慎,低调行事。自是者败,自矜者亡,谦以待人,不敢为天下先,也与前面圣人“善下之”形成呼应,“光而不耀”才能“善下之”,才能被众人拥戴。但是“光而不耀”的前提是要有光,也就是自身要有实力,才够资格去谈“光而不耀”,否则只能贻笑大方罢了。
以上是笔者对老子及《道德经》的一些粗浅的见识,下面笔者再来谈谈对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的其人、其书的理解。
庄子之于道家就相当于孟子之于儒家,是对老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著作《庄子》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跃,想象奇特丰富,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庄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自由,从他拒绝做官就可以看出来,他一方面蔑视权贵,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意束缚自己。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天马行空,就像他的文章一样,想象奇特,大气磅礴,这在《逍遥游》里就可以看出来。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他的妻子死了,他却击盆而歌,他认为死生在天,人改变不了什么,能做的只有顺其自然罢了,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就不再悲伤了,这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天道无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自然的要比人为的好,提倡无用,无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又认为,一切事务都是相对的,齐万物,齐生死,齐是非。“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任何事务都是相对的,道是没有差别,没有边界的,万物是无差别,平等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对待他人,他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