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主是一种人类公共生活的形式
民主是一种人类公共生活的形式是一种值得追求的良性形式。[1]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真正的民主没有公共生活的历
练就无从培养公共精神和民主理性也就无从诞生真正的公民。《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
出要“努力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在我国中小学近十多年来尽管重视了公民知识的
教育但一直缺乏公民教育的实践土壤。公民的知识如果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公民意识”没有生活中的实践体验和
锻炼“公民意识”是难以真正培养起来的。
杜威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共同
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有方向。”[2]在杜威看
来民主需要??育这不仅是在民主作为一种政体和一种程序的意义上来说的也是在民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或态度的意
义上来说的。[3]杜威的观点对我们正确把握公民教育的内涵具有启示意义。构建班级公共生活既呼应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
需要也呼应了我国公民社会建设对现代公民的要求。
所谓公共生活是指公民在公共领域中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交往活动。[4]由于班级的“自功能性”即班级的功能是指向
班级成员自己的因此“班级公共生活”与一般的公共生活是有一定差异的。班级公共生活不仅为解决班级公共事务而存在
还为培养班级成员的公共理性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解决班级成员人际交往冲突而存在所以“班级公共生活”就是指班级
成员平等参与班级公共事务、解决人际冲突、实现班级自治的交往活动。
一、何以构建班级公共生活
主要有以下三点根据
第一构建“班级公共生活”是中小学推进公民教育实践的现实途径。公民教育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古代印记它借近代以来
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而发轫虽历经坎坷却衰而复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公民教育高度重视将公民教
育同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力图通过不断提升公民素质来推进社会进步。在中小学公民教育内容也
已进入相应学科教材很多学校还开展过各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但是以往中小学公民教育存在三个偏差其一重认知轻
实践其二即使有实践也是重社会实践、轻校内直接体验其三重公民义务、轻公民权利致使公民教育的民主意味淡化。
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认识上的启蒙也需要实践中的体验。设计专门学科教授公民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直接生活于
其中的班级是否具有公民生活的性质是否能发挥培养公民意识的功能同样重要。学生参与社区民主实践的确不失为培养学
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渠道但是由于社区问题的复杂性中小学生难以真正对社区生活发挥影响。班级是学生生活的直接环境班
级事务与每个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儿童在班级生活中都无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却要跑到班级以外、学校以外去参与公共生
活这样的公民教育实践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构建“班级公共生活”应该是当下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的一条现实途
径。
第二构建“班级公共生活”是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的现代转型。班集体建设一直是我国中小学全面落实育人任务的重要途
径。但是当前班集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挑战另一方面受到教育功利
取向的挤压。脱胎于高度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前苏联还是改革开放前的我国)的班集体首要特征就是“具有统一目标”这种
“同质性”和“紧密度”的弊端难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也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诉求。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性压迫
下这种“统一目标”又发生着理念和现实的巨大分裂在理念上这种目标被解读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实
中这种目标往往蜕变为“为分数而战”。“为分数而战”所引发的个体竞争使得学生在班级中陷入“每个人对所有人的战
争”[5]的可怕境地是导致一部分学生自私、狭隘的性格缺陷的体制性根源。
“班级公共生活”的构想正是一种直面现实的班集体建设的转型。“班级公共生活”不追求“统一”只追求“共识”。
所谓“共识”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求同存异是不同目标和多元价值观的共生相容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人权益基础上努力
寻求共同利益、互助互补的因素达成共同生活的意向。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是以培育国家合格公民为其使命的。”[6]我
赞同这个观点中小学生首先应该成为合格公民然后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后一种目标只有当其转变
为个人的自觉选择和人生信仰时才是有价值的只能引导不能强制。当我们把班级成员的发展目标定位在一个基本的共识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作服清洗消毒规范.doc
- 工作流原理.docx
- 工作流引擎功能概要(OA系统).docx
- 工作流模式.doc
-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05.doc
- 工作面临时性地质预报表.doc
- 工作面封闭安全技术措施.doc
- 工作面转运工字钢技术安全措施.doc
- 工具设备管理.doc
- 工匠篇-实习助我成长,争做大国工匠.docx
- 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3 War and peace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课件(共37张PPT).pptx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授课课件(共31张PPT).pptx
-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19张PPT).pptx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三册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课件(共22张).pptx
- 第20课 狼 课件(共35张PPT).pptx
- 外研版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Unit 2 A life’s work Starting out课件(共17张PPT).pptx
- 北师大版(2025) 必修第三册 Unit 8 Green Living Lesson 1 Roots and Shoots Lesson1课件(共23张PPT).pptx
- 北师大版(2025)必修第一册Unit 1 Life Choices Topic Talk 课件(共14张).pptx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1 Teenage Life Reading and Thinking 课件(共14张PPT).pptx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共16张PPT).pptx
最近下载
- 大数据数据分析项目实践报告.doc
- Unit 6 Electricity everywhere 第4课时 Writing 教学设计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与检验考核试卷.docx
- 情态动词-专题课件(共28张课件).ppt VIP
- 《GB 50318-20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最新解读.pptx
- 河南水投集团所属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带答案(全套).pdf
- 汉字与服饰文化(文字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