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doc

法律规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规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 ,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 ,它既有国家的强制性,又有普遍的约束性。它不仅确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 ,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具有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并自觉地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生活方式。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以下几种: 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教育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4、评价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它们是可以同时适用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既不能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也不能用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代替法律评价。 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以上作用可以在案例分析中详尽体现, 案例一: 情急以刀刺人 自残难逃刑罚 有了矛盾不冷静处理,情急之下刀刃相见, 刺伤了别人自己又后怕,悔恨中把自己刺成重伤,不但赔偿了对方的经济损失,自己还难逃法律的处分。近日,被告人张引绪被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案例二: 长安区三学生高考前夕抢劫被捉 三个就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聚在一起闲聊时觉得抢劫挺刺激的,于是乘着酒兴进行抢劫,不想竟然抢到了以前的同班同学,当场被同学认出,不一会就被民警抓住。而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犯了法律,还给民警说自己要参加今年的高考,希望能早日回去复习功课。办案民警直叹可惜可悲。 案例三: 无钱上网抢劫出租车司机 身陷囵圄悔恨莫及 2007年4月16日晚,家住西安市灞桥镇的于某(18岁)李某(20岁)窦某(21岁)在灞桥吕家堡村某网吧内上完网后,在灞桥边上闲逛。他们三人辍学后,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为生。平时挣的钱不够上网花费,便经常在附近的学校诈骗学生的生活费以供其挥霍。这时,他们三人决定将“弄钱”的目标锁定在过往的出租车司机身上。 此后,他们三人用同样的作案手法于4月19日和23日在灞桥附近分别对三名出租车司机实施了抢劫。共抢走现金2500元,手机4部,事后于某因从小跟奶奶长大的,奶奶年龄大了,没人照顾,又为自己担心,于某忏悔了。 以上案例的共同点就是当事人对法律不是很了解,没有预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法律意识淡薄是他们致命的一环。事后他们都懊悔不已,深深地自责,在自责中自我教育:他们知道了一些事情也许很刺激,也许能发泄一下自己,但不能做。这里体现了法律的预测作用与法律的教育作用。法律铁面无情,即使是面临高考的学生,警官们也只有无奈与同情而丝毫不能手软。这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当事人以身试法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训,而对他人也是一种警醒。对别人也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我们应认真地学习法律规范,反省自身,自我教育,法律规范明确地告诉你可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法律规范的引导作用显现在其中。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应用法律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应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然了法律手段并不是万能的,需要道德手段的配合。 在高校早已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大学生触犯法律?通过剖析一些案例,可以发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不知道偷窃 故意伤害 杀人等行为是要受到法律的惩处的,而是由于他们人生理想的模糊,价值观的扭曲,信奉享乐主义 报复主义等。当人们有了邪念失去理智,不顾道德时,再厉害的法律往往也难以阻止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在强调法律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规范的作用。 法德并举构建和谐校园社区社会。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