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争正式爆发.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战争正式爆发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与影响 一、战争经过 二、中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三、近代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四、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一、战争经过 (一)英国的不断挑衅与林则徐的应对: (二)战争的三个阶段: 1、战争正式爆发:1840年6月下旬,英军舰船开抵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三个阶段: (1)从战争正式爆发1841年1月下旬英方提出所谓的《穿鼻草约》,历时约七个月; ·懿律向琦善递交巴麦尊致“中国宰相”照会: 汉译本:“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求讨皇帝昭雪伸冤(英文原意: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 道光皇帝对英方照会的答复: “大皇帝统驭寰瀛,薄海内外,无不一视同仁,凡外藩之来中国贸易者,稍有冤抑,立即查明照办。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本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兹所求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闻,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现已派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申冤抑。该统帅懿律等,著即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可也。” 道光皇帝: “朕不虑卿等孟浪,但戒卿不可畏葸。” 道光在伊里布奏折上的朱批: “朕立意如此羁縻,想卿亦以为然也。再本因办理不善,致彼狡焉思逞有以召之也。若再误之于后,衅端何时可弭?且英夷如海中鲸鳄,去来无定,在我七省戒严,加以隔洋郡县,俱当有备,而终不能我武维扬,扫穴犁庭。试问内地之兵民,国家之财赋,有此消耗之理乎?好在彼志在通商,又称诉冤,是我办理得手之机,岂非片言片纸,远胜十万之师耶?想卿亦必已腾这识见为是也。” 胡思庸、郑永福:《穿鼻草约考略》,1983.2.2《光明日报》 《穿鼻草约》,英军1841年1月7日突袭,强占大角、沙角炮台,琦善赶忙乞和,双方在虎门会谈,义律提出并于20日单方面公布了所谓《穿鼻草约》,该约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赔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通商等。“穿鼻草约”是英军单方面制定并提出的条文,琦善始终没有同意,没有在草约上签字或加盖钦差关防(印),故这一草约当时既然未签订,事后也未经中英两国政府批准。但英军却据此无效草约,于1月26日强占香港。 (2)自《穿鼻草约》提出后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同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历时整四个月; 奕山 杨芳“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 (3)从1841年8月英军扩大侵略战争,再次进攻厦门起,到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定。历时一年。 璞鼎查( 1841年8月到华) 奕经 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1789年-1856年),中国史书名为璞鼎查,英国侵略香港军队的首领、《南京条约》的英方代表、也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一任港督。香港中环砵甸乍街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 1806年砵甸乍加入东印度公司。1809年以中尉身分参与Mahratta战争。战后在印度和波斯等地为英国辟土,1820年任信德(Sindh)(巴基斯坦境内)的行政官,后来于海得拉巴(Hyderabad)(印度境内)任同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他代表英国与清廷谈判《南京条约》的条款。1843年6月至1844年5月期间任香港第一任总督。1844年成为英国枢密院议员。退休后1856年死于地中海岛国马尔他。 鸦片战争中的英国和中国 (一)英国政府: 1、所派的官员:懿律(1840年冬因病辞职)——义律——璞鼎查。 2、投入的兵力:开始船舰40余艘,其中配有大炮的兵船(帆船)16艘,轮船(机动)4艘,其余为运输类船只,全部海陆军人数四五千人。战争后期增加了兵力,其有兵船25艘,轮船14艘,共载炮700多门,除炮兵外,有步兵一万余人,由于抽调部分兵力分驻香港、厦门、定海和镇海,自南京进军的兵力约7000余人。 3、侵略的路线: 先到广东,然后北上攻厦门、陷定海、直逼天津海口,清政府妥协后回广东,先后攻占诸炮台,直逼广州城下。其后璞鼎查来华,扩大战争,攻陷厦门,继续北犯,占领定海、镇海,后又攻占慈溪,并沿长江西上,攻陷镇江,直至南京江面。 4、获取的侵略权益: (二)清政府方面的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 1、道光皇帝态度的游移:剿—抚—剿—抚 开始有意主战,但表现得首鼠两端,中间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投降,其主导倾向和基调是主和。 2、关于抵抗派和投降派(传统的看法): (1)抵抗派: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1841年2月虎门),江继芸(总兵,1841年8月厦门),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1841年9月浙江定海),裕谦(两江总督浙江镇海),陈化成(江西提督1842年6月吴淞口),海龄(1842年7月镇江)等。 (2)投降派:先后出场主理与英方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