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学物中毒与应急救援2.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化学物中毒与应急救援2

急性化学物中毒与应急救援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职业病科 肖雄斌 一、急性化学物中毒的基本概念 (一) 化学毒物──外源性化学物    指较小剂量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产生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变化,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者。 任何一种毒物或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有毒,在另一些条件下可能无害甚至有益。 化学毒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及严重程度与吸收入体的量密切相关。 (二)急性化学物中毒 毒效应──指毒物作用于机体后引起某种生物效应的强度,或毒物引起的疾病。 急性化学物中毒──指短时期内吸收较大量外源性化学物所引起的病变。亚急性中毒亦可属于这一范畴。 靶器官或靶组织──毒物在体内呈现毒作用,并引起典型病变的主要部位。即毒物在体内最易进入或浓集的部位。 (三) 化学毒物的吸收与排泄 经呼吸道吸收及排泄──为化学毒物主要侵入途径。 经消化道吸收及排泄──生活中毒的主要侵入途径。    可因误食或因手污染了液态或固态的化学物后随食物进入消化道。部分未被吸收的随粪便排出。    吸收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直肠也能吸收。 经皮肤吸收与排泄──具脂溶性及一定水溶性的化学毒物易被皮肤吸收。不同部位吸收毒物速度有较大差异。出汗是皮肤排泄主要途径。 其他──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侵入,或由阴道吸收,也可由于滴入眼内被吸收。    肾脏是化学毒物排泄的另一主要途径,乳汁、月经、唾液等排泄其量甚微。 二、急性化学中毒的一些特殊发病特点 潜伏期长──指吸收毒物后经一较长的潜伏期,才突然发生严重病变。 假愈期──某些毒物在吸收后,先出现早期中毒症状,一般较轻,短期内即缓解或基本消失,数日后,再出现严重晚发中毒表现。 迟发性或晚发性病变──急性期临床表现已基本消失,多数可逐渐康复,少数病变可仍继续进行,经过“假愈期”后,又出现明显临床表现,这种病变不同于后遗症。 常见的迟发性病变有: 迟发性脑病 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迟发性猝死 迟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三、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断 (一)诊断原则:   急性中毒的诊断有三大要点: 明确致病毒物的品种(病因); 受害器官(定位)、病变性质及其严重程度;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并做好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常见误诊原因 1. 将急性化学物中毒误诊为其他疾病。主要原因是: 未询问接触史、不了解患者接触毒物的品种、方式、时间等,在诊断思维中根本未考虑到急性中毒的可能。 不了解毒物毒作用性质及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的特点,因此即使得知患者接触毒物,也不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毒作用相联系。 当某一群体中短期内陆续发生类同疾病,又不能用传染病或一般疾病解释时,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应作进一步调研。 2. 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中毒 这类误诊员原因主要是在了解到患者有毒物接触史后,未做好临床检查及观察,未全面分析,即诊断为中毒所致。 另一方面在发生多人急性中毒事故时,同一致病环境中可同时发生非中毒疾病,其发病与毒物接触可能完全无关,诊断时决不能仅仅根据有毒物接触史,一律诊断为“中毒”。 少数病员为个人利益,争取经济待遇,隐瞒患病真相,强调中毒可能,而将诊断引入歧途,导致误诊。 四、急性化学物中毒急救总则 (一) 一般救治: 1. 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控制和切断毒物来源,迅速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毒物接触时间越长,中毒越重。 迅速脱去或剪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特别是内衣内裤。 彻底清洗毒物污染的部位,通常用流动清水进行及时有效的冲洗,时间不得少于15min。 遇水产生强酸和热的毒物,先吸干再冲洗。 稀释毒物:强酸强碱目前不强调用中和治疗(一是可引起粘膜热灼伤,二是怕毒物品种有误),一般用牛奶、蛋清、水。 催吐:吐根糖浆15~30ml+200ml水,神志清醒者可刺激咽部(效果不佳),昏迷、惊厥、腐蚀性、煤油、汽油、严重的心肺疾病不要催吐,可以洗胃。 经口中毒者,毒物为非腐蚀性者,应立即用催吐或洗胃方法清除。 洗胃:口服腐蚀性物质一般不洗。 洗胃的方法: 侧卧:头向前取低位,先吸胃内容物作毒物检验。300ml清水/次-胃液澄清为止,总量可以达到1万ml以上,先后注入活性炭和泻药。 活性碳吸附:50~100g 肝肠循环毒物可“胃肠透析”,4~12小时口服20~60g活性碳。 泻药:硫酸镁3小时内起效,肾功能不全可用70%山梨醇50ml,1小时起效,作用时间长,不被活性碳吸附。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1包/次,一天三次。 注意事项 进入有毒环境急救的人员需戴防毒面具及安全带。并避免处于下风向。 当群体中毒时,急救人员先应对伤员受伤性质和严重程度作“检伤分类”,做到轻重缓急,分门别类进行分级治疗和管理。 2 尽快排出或中和已吸收入体内毒物 毒物吸收后,治疗的目的在于缩短毒物作用时间,减轻中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