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 都江堰
水性凶蛮,工程艰难,但终究被人所驯服,体现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 通过写水来写水背后的人——充满自信驯服自然的人。写水强悍撒野、咆哮喧嚣,以见其凶蛮,暗示洪水成灾的可怕,也说明治水工程的艰险;写水的规整驯顺,体现治水人手段不凡,能将水化害为利。 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都江堰的喜爱和对治水人的敬慕之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也为下文引出李冰的出场做铺垫 写水的意图: 探究第三部分 1.阅读第三部分,结合作者的观点,讨论:李冰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冰是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钦佩的责任感。作家用饱含感情的语言高度评价了李冰父子,称其“玉洁冰清”“智慧、仁慈、透明”“大愚、大智、大拙、大巧”。 一是造福于民的民本思想。 李冰的精神品质: 二是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2. 理解句子的含义: (1)“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 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是无所事事,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政治走向,在这里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的方案。 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的时候,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 (2)“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从表面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晴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因此,当李冰出于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郡守:李冰的身份是父母官。 长锸:代表是水利学家。 金杖玉玺:代表统治阶级、代表权利; 铁戟钢锤:代表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 (对比——注意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的对比) 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不同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 李冰手中的长锸说: 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 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职责在: 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解。 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政治是站在另一边,他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所认同和利用。他终又胜利了,指从长远利益来看他主持的这一工程是造福千秋万代的。 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利民富民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的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对比——失败和胜利) (4)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这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的。 (5)“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为什么说“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 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 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腐朽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失却了活力; 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民本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生生不息,“水气淋漓”。 你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吗? 是什么吸引了你呢? 风景 传说和故事 精神和文化 吸 引 人 故 宫 ——皇权的象征 威严、雄伟、庄重 周庄 ——平民生命的形态 朴素、恬淡、闲逸 中国第一水乡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布达拉宫 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崇拜 ——淡泊雅致的文人情怀 扬州个园 都 江 堰 ——余秋雨 作者简介 及作品 余秋雨: 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余姚有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的越窑所在地――上林湖;余姚还产生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著名历史人物,余秋雨就生长在这养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 。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电子课件:物理(第六版).ppt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docx
- (本科)东南亚经济与贸易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pptx VIP
-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歌词(中法双语全).doc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x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doc VIP
-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