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症候特征及分类
·4913·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症候特征及分类
徐 辉顾 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32)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侯特征及分类。方法制定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表,采集病史及中医四诊资料,采用因子分
析方法、s0M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侯特征分类。结果2lO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1项中医证候条目进人因子分析。提取
到18个公共因子。得到颈动脉粥样硬化12个中医基本证型的判定依据。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12个中医基本证型的判定标准可以简化为主症、
次症各2项,加舌、脉。①痰浊证:主症是眩晕、脘闷,次症是呕恶、纳少,舌苔腻,脉滑;②血瘀证:主症是面色黧黑、瘕积,次症是肌肤甲错、脉络瘀血
(如口唇爪甲紫暗),舌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③气滞证:主症是脘闷腹胀、纳呆,次症是疼痛、走窜不定,脉弦;④心气虚证:主症是心悸怔忡、胸闷气
短,次症是少气懒言、自汗,舌淡,脉虚;⑤脾气虚证:主症是脘闷腹胀、纳少,次症是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⑥血虚证:主症是头晕眼花、
失眠多梦,次症是面色无华或萎黄,舌淡,脉细;⑦心阴虚证:主症是五心烦热或潮热、失眠多梦,次症是心悸怔忡、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⑧肾阴虚
证:主症是五心烦热或潮热、颧红,次症是口干咽燥、耳鸣耳聋,舌红少津少苔无苔,脉细数;⑨心阳虚证:主症是心悸怔忡、胸闷痛气短,次症是畏寒肢
冷、自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④脾阳虚证:主症是形寒肢冷、喜温喜按,次症是腹胀、纳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⑩肾阳虚证:主症是畏寒肢冷、
喜温喜按,次症是腰膝酸痛,舌淡胖苔白,脉沉弱;⑩精亏证:主症是健忘、耳聋,次症是发脱齿摇、动作迟缓,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候
[中图分类号】It541.4[文献标识码]A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 分类采用sOM神经网络建立分类网络,本文选取的数据和抽
生性的病变,可引起动脉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可导致 取的变量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筛选后的,共纳入
管腔狭窄,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 210例CAS患者的8l项中医证候条目,包括了中医证候变量
理基础,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如症状、体征和舌象、脉象信息。神经网络模型由MATLAB
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它与冠状R2008a编程实现,根据症候变量的特点确定输出层为4×4的
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 六边形拓扑结构。网络训练200次。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1.1 2.1
研究对象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期间上海中“天花板.地板”效应研究结果本研究根据临床流行病
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AS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210例学调查获得的cAs病例四诊资料,通过“天花板-地板”效应分
患者的相关资料。 析方法,来提高标目的有效性,以利于分析不同群体的cAS患
1.2 诊断标准依据《超声医学》第4版…将颈动脉内膜一中 者的中医特征。标目若出现“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均
说明该标目意义不大,故可以删除。而中医的舌脉数据与症状
膜厚度(IMT)IMT≥I.0咖或有粥样斑块作为AS判定标准。
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第5版呤’和国家技术监督局 体征数据赋值不同,与症状体征不属于同一个评价体系。以
制定的《中医病证治法术语.证候部分》∞J,制定cAS中医证型 “有”或“无”,即“1”和“0”赋值。舌脉作为中医辨证的必备项
和证候条目。 目直接进入证型判断。以痰浊证为例,痰浊证的主症、次症分
布情况。见表1。
1.3 方法按照统一的cAs临床观察表采集资料。调查人
员(每组2人)依据临床观察表仔细询问、检查、记录各项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