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因而,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把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 一、工资的现象与本质 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源泉和内在尺度,但本身没有价值; “劳动是商品”这一命题带来的逻辑矛盾。 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变动趋势 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工人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工人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又趋于下降。 题解: 1、 ∵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80 ×50=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 c +4000v+(4000×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元 2、 ∵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16000元× (1+50%)=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4,000×1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15000斤×2.5斤=37500斤 3、∴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33000=4500元 本月的m`=4500+4000/4000=212.5% 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50元;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212.5%。 (2)成本价格的意义 W=K+m ,成本价格规定了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成本价格的高低对企业竞争能力有重要影响; 成本价格歪曲了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资本主义地租 2、商业利润的质和量 “因为产业资本的流通阶段,和生产一样,形成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所以在流通过程中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也必须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一样,提供年平均利润。” ——马克思 “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 ——马克思 假定,在一年内整个社会产业资本是900,资本构成是720c+180v,剩余价值率100%,720c中的固定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到年终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720c+180v+180m=1,080 ; 再假定,社会总产品全部由商业资本销售,商业资本总数为100。也就是说,商业资本经过1,080/100=10.8次周转,把价值为1,080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那么,社会上全部资本的总数=900(产业资本)+100(商业资本)=1,000 。 请问: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为多少? 平均利润率是多少? 由于商业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社会上的剩余价值总数仍然是180;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平均利润率=180/(900+100)=18%。这是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而形成的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按照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得到900×18%=162的产业利润,用p表示; 商业资本得到100×18%=18的商业利润,用h表示。 这样,产业资本向商业资本出售商品的价格=720c+180v+162p=1,062; 商业资本向消费者出售商品的价格=1062+18h=1,080。 商业资本虽然在进货价格之上加了18的商业利润来出售商品,但出售价格仍然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相等,也就是和总产品的价值相等。完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阅读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9、13、16、17、21、22、25、37、38、45章。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8-1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美]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洪远朋:《〈资本论〉难题探索》,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3.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m`高低, C:V高低, n快慢,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