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学辅导
刑 法 学 单位:长治学院政法系 时间:2007年10月 刑法学总论第一章 刑法概说 刑法的分类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分类 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刑法 问题 刑法典一定是普通刑法? 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一定是特别刑法? 二、刑法的体系 刑法包括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 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注意条文的使用术语:条、款、项、前段、中段、后段、但书。 三、刑法的解释 (1)按解释的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为什么刑法的解释中只有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行政解释? (2)按解释的方法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论理解释包括当然解释、扩大解释、限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1)罪之法定 对犯罪概念的规定 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 具体犯罪的规定 (2)刑之法定 刑罚种类 量刑原则 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在处刑时,是否可以考虑民愤? 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 北京密云灯会重大责任事故案 纺织业专家徐建平杀妻碎尸案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折衷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世界主义原则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生效时间;刑法的失效时间 三、刑法的溯及力 第四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的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惩罚性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强调: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受贿罪 正当防卫 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要件 第五章 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般客体要件 同类客体要件 在某些同类客体下再划分出一个层次的客体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划分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八小类犯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划分为扰乱公共秩序罪等九小类犯罪。 犯罪的直接客体 注意直接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直接客体与犯罪后果的区别 二、直接客体的划分 根据其侵犯直接客体的多少可划分为两种,即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简单客体:即一种犯罪行为只侵犯一种合法权益。盗窃罪。 复杂客体:如刑讯逼供罪既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又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抢劫罪。 第六章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客观要件内容 危害行为 危害结果 因果关系 一、危害行为 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 危害行为的特征 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活动。 危害行为是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的行为。 危害行为必须是立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无意识的行为 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人在受到外力强制情况下的举动。 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不作为犯应具备的条件 1、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 因法律行为需承担的义务 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实际义务的能力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 二、结果的考量方法 危害结果的大小 危险结果 不计结果 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甲意图杀害乙,开枪向乙射击,乙负伤后被第三者送入医院,当晚,医院起火,乙被烧死。 王某欲毒死丁,在丁的水杯内下毒,因份量不足,丁饮后未死。这时,丁的另一个仇人李某,又给丁下毒(与王事先无通谋),两毒相合,致丁死亡。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共性 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的相对性 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范围的特定性 作用的单向性 内容的特定性 第七章 犯罪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一是自然人——基于自然状态出生的有生命的人。 二是单位,包括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了刑法规定需要由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要件 刑事法定年龄:完全负责任时期;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注意刑事法定年龄的计算:以周岁为标准;以行为时为基准;跨年龄阶段的犯罪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