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58.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从锁国到开关和倒幕:(明治维新的前提) 明治维新的背景: 19世纪中叶 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德川幕府,以将军为首的武士专制 ①江户、大阪、京都称为“三都” ②商品经济渗入农村,产生新兴地主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落后的封建幕府统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碍 阻 致 导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①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迫切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②一部分大名因经营工商业,也有改变现状的要求 ③武士因物价上涨而破产没落,转为反幕府的力量 ④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骚动 1.内因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大门 ①1853年,美国培理率舰队抵江户湾,威胁幕府,先后签订《日美亲和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②俄、荷、英、法也迫使日本缔结不平等条约 2.外因 3.前提 武装倒幕 ②1868年,倒幕派停止盲目排外,全力倒幕,终于推翻幕府,西南诸藩掌握实权,实行“王政 复古”, ①倒幕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后果 日本的民族独立受到威胁,有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扫除了改革的障碍 4.促动 福泽渝吉等思想家提出“脱亚入欧”理论 1.内容 政治上: ①“奉还版籍”即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使政府获得稳定的收入。 ②“废藩置县”即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建立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 ③废除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倡导四民平等 经济上:殖产兴业即引进西方技术等,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嘉奖贸易 文化上:文明开化即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④军事上:富国强兵即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并视之为立国之本 二、明治维新 2.作用 ①巩固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②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后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建成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并成为亚洲强国。 ③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导致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3.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19世纪中期,日本的统治阶级: 天皇?将军?大名? 武士 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 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 德川家康 1639年颁布 锁国令: 直接原因:阻止信仰天主教的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状况:锁国达200多年,但允许与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返回 返回 幕府统治末期米价情况图 培理登陆图(1853年) 武装倒幕 返回    “脱亚入欧”论,就是倡导“全面西化”(欧化但不同化),它推动和促成了“明治维新”,也奠定了日本实行一个多世纪的“脱亚入欧”国策的思想理论基础。日本的这个转折点,也成为中日后来发展路线的分水岭。 福泽谕吉(1834-1901)  福泽谕吉生于日本一个下级武士家庭,父亲是一位汉学家。受父亲影响,他熟知孔孟等儒家名著和中国历史,青年时代在长崎学习荷兰文。曾在26—34岁的时候,三次出访欧洲和美国,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脱亚入欧”的思想。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他还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他有点像中国康有为式的人物,是近代维新派的精神领袖。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时间、变法取向、主导思想上都非常相像。 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 大政奉还图 返回 返回 返回 近代天皇制 标志: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为日本现代化的政体建立奠定了基础 内容:天皇总揽大权,内阁辅佐;议会只参与制定法律;法律须经枢密院和天皇批准 特点: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保留浓厚封建因素和军国主义色彩,维护天皇的绝对权威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1945年的日本,在现代,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英国、日本等。是在君主立宪的基础上随着近代政党的形成和议会作用的加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这种制度下,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的实际权力减弱,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的 。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