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造与创新的策略与方法-北京科技大学
三、培育创造与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创造与创新策略的基本模式图 影响人的创造意识的因素 辨证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 客观因素与内在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人类的创造力是由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决定的。 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是由人类文明和国家的社会体制、创新文化(国家素质)决定的。 国家之间的创造力差异是由国家素质决定的。 个人的创造力是由客观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决定的。 人和人之间的创造力差异是由个人的素质决定的。 培育创造意识的基本策略 排除客观障碍 提高个人素质 1. 排除创造意识的客观障碍 创造障碍犹如潜伏于生命深处的暗礁,只有准确地找出它,你的船队才能顺利通航。 ———马斯洛 客观因素对个人创造意识的影响 欧洲的文化复兴?激发人的创造意识?欧洲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历史的辉煌,近代的贫弱,现代的重新崛起 21世纪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 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世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共识。 辨证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 教育体制造成的创造障碍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教育承担着培养国民创造力的重任。 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科举,读书做官。 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面前,一切改革措施都显得软弱无力。 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教育过程、教育目标与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矛盾(所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不符合创造规律。导致国民创造力低下。 中国教育为何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1日]中国教育面临深层危机 作者: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主任 郑永年 去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六位大学校长和教育家谈话时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人才,绝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温家宝的话同时说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成与败。尽管温家宝这里谈论的是大学,但提出的问题适用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类学校。成就指的是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在扩大;失败指的是中国没有培养出大师级人才。 我国教育的一些现象 应试教育导致死读书,高分低能。 教育的层次越高,教育的水平和学习的动力越差。 高校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贡献的比重远小于发达国家。 个人、家庭、社会为教育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培养不出优秀的创造型人才。把本应是很优秀的人才培养成为普通的螺丝钉。造成中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社会财富巨大的浪费。 目前开展创造教育的障碍 教育过程、教育目标与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解决; 教育的领导者、执行者不了解创造规律(没有经历过创造教育); 缺乏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和实践创造教育; 将“创造教育”运动化,变相为新型的“应赛教育”,把“创造”业绩化; 将创造教育引向歧途,导致学生“创造”投机。 科学发展观:按创造的规律开展创造教育 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 教育改革的关键:建立创造性人才的选拔机制(改革考试是最重要的),在该机制的政策导向作用下,教和学才能主动地按照培养创造力方向进行。 解决教育过程、教育目标与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矛盾。 举例:中国历史上科举制的利与弊。 脚踏实地开展创造教育 按照创造的规律改革教、学和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如课堂教学、试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通过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鼓励学生在广泛的科技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活动。 必须区分科技活动与创新活动。 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以学生提出创意为基础,这是判断学生是否创新的唯一标准。 对一些现象的分析。 创造在科研体制上障碍 官本位,争着当官和当院士,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权利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科研的资源与利益。导致难以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科研成果。 创造的家庭环境障碍 老党的故事:党宪宗用他收集整理的第一手资料写下了《沉重的母爱》,用他那感情真切的文词,视角奇特的思考,催人泪下的笔触,告诉我们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民供养大学生的沉重负荷。 另一极端现象:城市的富裕家庭为了让孩子升入好的学校,不惜一切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 当升学作为生存与出路的豪赌时,获得高分就成为实际的目标,哪里还有创造的动机?只有应试教育的产品——高分低能,导致中华民族创造力的低下! 反映出中国社会对创造教育缺乏基本的了解。 课堂讨论 关于大学创造教育的建议 (请写在训练册上) 2. 提高创造的个人素质 (一)激发创造动机 (1)激发内部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