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讲义

第課 補充講義 一、: 1234①忠良之辯(推薦杜正倫事);②諫長樂公主的嫁妝;③田舍翁廷辱太宗;④阻納鄭氏女;⑤以極諫敢爭為己任(王珪評);⑥諫太宗封禪;⑦狂夫一言,聖人自擇;⑧御前說王子大臣。 567①文學理論及文學觀念:魏徵在隋書 文學傳序文中,對漢 魏至隋的文風做概括的評論,主張崇尚質樸純正,反對浮靡輕巧,視梁 陳以來的宮體、駢儷一類作品為亡國之音。 ②政論文字:在上太宗二百餘篇奏疏中,「以隋為鑒」為其主要內容,「文風切直」為其主要風格。所謂「切直」,即懇切率直之意。在諫太宗十思疏、十漸不克終疏等諸多名篇中,洗削綺豔浮靡,雖用偶句,但詞旨剴切,氣勢雄渾,無堆砌典故之弊,呈現出剛正淳樸、簡勁有力的格調。後來劉知幾的論文,陸贄、歐陽脩、蘇軾等人的奏議之文,皆受其影響。其現存三十多首,多頌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懷一篇,意氣慷慨,語言勁健,在初唐詩歌中不失為格調較高的作品。 ③史學作品:魏徵不但經、子之書運用自如,其史學之造詣更是獨到。唐代大儒眾多,傑出史學家亦不乏其人,魏徵卻能憑藉超邁群賢的學識,領銜修史,以首席史臣立於貞觀一朝。舊唐書 魏徵傳云:「初,有詔遣令狐德棻、岑文本撰周史,孔穎達、許敬宗撰隋史,姚思廉撰梁、陳史,李百藥撰齊史。徵受詔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隋史序論,皆徵所作,梁、陳、齊各為總論,時稱良史。」由此可知魏徵在史學上的成就。 8123456789123121234567891 2345123456 9其言論散見於貞觀政要。 10著有魏鄭公詩集、魏鄭公文集。 三、課文結構 四、課文補充 (一)特殊字詞 單字 文句 釋意 固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穩固 2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教戰守策) 本來 3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馮諼客孟嘗君) 堅決、再三 4君子「固」窮。(論語衛靈公) 持守 5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訓儉示康) 鄙陋、頑固 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固守。 將 1「將」崇極天之峻。 當、將要 2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六國論) 將帥 3明日即「將」來射曹軍。(用奇謀孔明借箭) 取 4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黃州袂哉亭記) 則 5一個嘴巴打「將」去。(范進中舉) 了 景 1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岳陽樓記) 日光 2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醉翁亭記) 景致、景色 3「晚景淒涼」、「好景不常」 境況 4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5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臺灣通史序) 大 蓋 1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實 2玉之言,「蓋」有諷焉。(黃州快哉亭記) 大概 3「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黃州快哉亭記) 提起連詞 4亭亭如「蓋」。(項脊軒志) 雨傘 5子房以「蓋」世之才。(留侯論) 超過 6「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 因 易 1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容易 2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孟子滕文公) 治 3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正氣歌) 避 4以亂「易」整,不武。(燭之武退秦師) 替 其 1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2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亡者乎?(廉恥) 豈 3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大概 4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馮諼客孟嘗君) 將要 5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 它 (二)注釋補充 1 234567 課文文句 修辭 1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上二句兼排比)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4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5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1人君當「神器」之重—借指() 2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借指() 1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2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3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4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 5取之易而守之難。 1將「崇」極天之峻—(詞轉詞) 2江海「下」百川—(詞轉詞) 1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 2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 3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 4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5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6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7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8可以盡豫遊之樂,可養松喬之壽。 1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2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3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