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高考风向标》思想政治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1 生活与消费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

(课标版)201《高考风向标》思想政治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1 生活与消费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版)201《高考风向标》思想政治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1 生活与消费 专题质量评估(二)

专题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I: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到200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企业间的重组兼并正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亮点。近几年,光大集团、青岛啤酒、海南航空、万科房地产、达能集团等众多企业频频成为新闻热点,动辄上亿元的兼并案屡见不鲜。 A.市场竞争是企业兼并的核心        B.政府是企业兼并的主体 C.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兼并的必然结果    D.扩大规模是企业兼并的主要目的 【解析】B 说法本身错误;D 说法也错,兼并的目的是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扩大规模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和途径之一;C 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兼并的目的是想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但是不是必然关系,否则,企业生存就太容易了,只要想办法兼并就可以了。故选A。 6.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政策机制,为我们的就业与创业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领域。为适应自主选择职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新形势,劳动者想要实现创业的目标,必须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 ②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 ③要有自信心、毅力、竞争意识、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创业品质 ④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比较基础。实际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主观认知上浏览4个组合项,均比较容易得出结论。故选D。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享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解析】略。答案A。 8.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除储蓄以外的新的投资工具和手段。股票与企业债券的本质区别之一是 A.风险程度的差异 B.受益权的差异 C.期限长短的差异 D.收益水平的差异 【解析】略。答案B。 9.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及其盈利的主要来源是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中介业务 【解析】略。答案B。 10.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在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如果小华建议她妈妈以7.0的汇率卖出之前持有的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五年,年利率为5.85%,利息税率为5%,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89451.25元 B.79451.25元 C.73890.25元 D.90475元 【解析】略。答案A。 11.国债自所以被称为“金边债券”,是因为 A.国债的发行量比任何债券都大 B.国债的利率较高 C.国债的发行人是中央政府 D.国债的安全性好,信誉较高 【解析】略。答案D。 12.在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中,过去有许多中小型国有企业由于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导致一直不景气、效益低下甚至连年亏损。后来,实行了以劳动联合与资本结合为核心的改革,一举扭亏为盈。材料中的国有企业所采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 A.股份制 B.集体经济 C.股份合作制 D.混合所有制 【解析】此题有些出乎意料,多数模拟试题考查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而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之间的区别是一个难点和易混点。其实借助于题设中的有用信息“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就可以得出答案C。 13.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市场上确实有许多“黑心”老板有意克扣或拖欠工人的工资;但也有另一类现象:企业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而农民工却不“领情”,工资要到年底扎堆领,合同不看就签名或找人代签,多数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对此现象正确的认识的是 A.农民工有不签的自由,企业方不能强迫签订劳动合同 B.劳动者履行了劳动义务,有权不签劳动合同,法律要予以保护 C.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自觉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D.我国法律规定,企业方可以单方面签订劳动合同 【解析】略。答案C。 14.为完成我国就业再就业的目标,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