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新警世喻言
一部新警世喻言
——评《新知的未来——网络世界中公有领域的命运》
方兴东
(互联网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公众知识分子”挑战知识产权制度
电影《12 猴子》(Twelve Monkeys)在发行后被法院禁演 28 天,原因是有一位艺术家
声称电影中有一把椅子模仿了他所设计的一张家具草图。电影《永远的蝙蝠侠》(Batman
Forever)受到了警告,因为蝙蝠战车驶过了一个据称受著作权保护的庭院,原建筑师要求
在公映前付给他使用费。1998 年,一位法官决定《魔鬼的律师》(The Devil’s Advocate)
停映两天,这是因为,一位雕塑家声称他的作品出现在了背景中……
这些例子听起来好像是笑话,显得有些愚蠢。可是,这些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都是
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在《新知的未来》一书中列举的几个例子。而且,知
识产权法律的趋势是越来越严,这样的荒唐事越来越多。在无数人把“知识产权”神圣化的
同时,其不断走向极端的荒谬性也日渐显现。这不仅仅是为我们增添一些谈资和笑料,而是
开始严重损害公共利益。这就是《新知的未来》所昭示的核心。
而更可怕的问题在于:现在,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都主动或者被
动(当然更多是被动)地追随和遵循美国的标准,而远离各国本身实际情况和自身利益;而
美国标准的倾向和趋势是不断受制于好莱坞的巨头公司,而远离绝大多数企业和民众的利
益。这个巨大的漩涡,构成当下知识产权领域的风险。当然,大多数人在沉默、在麻木,这
也是莱斯格起来“斗争”的背景。
“我们美国人是有些精神分裂的,一方面,我们在文化的建立方面,我们鼓励创新,重
视自由;但另一方面,我们却采纳极端保护主义的版权法律架构,垄断知识,压制创新。”
“现在,任何版权作品的使用,只要违背内容控制者的意愿,就是盗窃。完美无缺的财
产,就是知识产权的理想状态。完美无缺的控制就是它的目标……控制的技术,被财产的理
想所合理化了,被法律化了。完美无缺的控制的技术,被法律化的财产理想合理化了……历
史是具有讽刺性的。但是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讽刺。那个好象是消灭昨天的封闭社会的最
关键的理想——财产——那个理想现在正在关闭今天的社会。昨天为了自由的同样一个工
具,正在成为今天控制的工具。不是同样的控制,但却是一个对创造和创新的控制。”
讲台上,是一个略带腼腆的书生,但是内在的激情和汹涌的使命感,却使文弱和蔼的外
表迸发着一股一触即发的战斗力。他额头宽阔,印堂发亮。教授学者的外表,却是斗士一般
的内在思想。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为股票市场的崩溃而摧毁互联网的发展活力,这位斯坦福
大学的法学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却认为知识产权这股更致命的力量正在将互联网重重围困,
窒息互联网创新活力。
“也许是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书籍”
中国进入 WTO,迎面而来的最大冲击:一个是高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一个是低科技领
域的反倾销。面对发达国家上攻下取、左右开弓的连环拳,中国企业的确一时懵了。尤其是
知识产权,一个几乎被神化的词汇,一套被神化的规则,让缺乏基本启蒙的中国企业无所适
从。其实,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反倾销,主要是国际竞争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就看你
如何镇定自若,从容应对。知识产权问题尤其如此。面对由少数跨国巨头一再推动的知识产
权过度保护的制度,最猛烈的批评、质疑和反对,恰恰来自美国,来自像莱斯格这样富有社
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共知识分子。
莱斯格不是一个安于象牙塔内的学者,他了解媒体对思想传播的重要性。他担任著名新
经济杂志《工业标准》专栏作家达 3 年之久,直到这个杂志因新经济泡沫破灭而停刊。同时
他在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发表文章。更重要的是,他云游四方以讲台为
阵地,传播自己的思想。每个月都会参与将近 10 个会议与论坛。这些日程安排都可以在他
的网站上看到,从澳大利亚到意大利、从德国到台湾,人们把他称之为“公众知识分子”。
当时,39 岁的莱斯格已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40 多篇论文,其 1999 年出版的著作《代码和
网络空间的其它法律》被誉为:“也许是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书籍”(Mark Lemley
语)。
2001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