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轴及轴承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内容 金 属 材 料 螺 纹 联 接 机构的自由度 平面连杆机构 凸 轮 机 构 间歇运动机构 齿轮传动 齿轮系 带传动 链传动 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 Unit 11 轴及轴毂联接 轴的分类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设计计算 思考题 一、轴的分类 按轴的受载情况分类 2、按轴线形状分类 二、轴结构设计(强度与结构合理性) 二、轴结构设计(强度与结构合理性) 2、保证轴上零件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固定 2)周向定位和固定 3)键联接 键联接 3、具有良好的制造和安装工艺性 4、减少应力集中,改善受力情况 三、轴的设计计算 2)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3)轴的刚度计算 2、轴的常用材料 3、轴的设计步骤 思考题十一/1 思考题十一/2 Unit 12 轴承 滚动轴承的构造 滚动轴承代号 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与选用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滚动轴承的维护与使用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思考题 一、滚动轴承的构造 滚动体类型 二、滚动轴承代号 (1)类号(1-2调心) 类号(3,7角接触) 类号(5,8推力) 类号(6球,N圆柱滚子,NA滚针) (2)尺寸(宽度与直径)系列代号 (3)内径代号 (4)前置、后置代号 三、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与选用 2、滚动轴承的选用 四、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2)一端双向固定 (3)两端游动 2、轴向位置的调整 3、提高轴承系统的刚度和同轴度 (3)加垫片预紧--提高轴承系统的刚度 五、滚动轴承的维护与使用 3、滚动轴承的润滑 4、滚动轴承的密封 (2)非接触式密封 5、滚动轴承的检验 *六、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七、滑动轴承类型 八、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2、止推滑动轴承的结构 4、滑动轴承的轴瓦结构 九、滑动轴承的润滑 2、润滑方式——滴油润滑 *十、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设计计算 思考题十二/1 思考题十二/2 思考题十二/3 思考题十二/4 思考题十二/5 思考题十二/6 思考题十二/7 思考题十二/8 思考题十二/9 思考题十二/10 作业十二/1 作业十二/2 10-20mm内径——有10、12、15、17四个尺寸,代号00、01、02、03 20-480mm内径—— 代号=内径/5 500及22、28、32 mm特殊值——直接用公称内径表示,加/与尺寸系列代号隔开 公差等级6个——由高到低:/P2、 /P4 、 /P5、 /P6x、 /P6 、/P0不标。 游隙——轴承内圈相对外圈沿径向或轴向可移动最大距 离。6个组别: /C0不标、 /C1 、 /C2、 /C3 、 /C4、 /C5 内部结构代号——描述α大小:AC、B、C、E(空半个 汉字标出) (1)主要承受径向载荷(6、N、NA、1、2), α ≈0——径向轴承 (2)主要承受轴向载荷(5、8), 450≤α ≤900——推力轴承 1、类型特点 (3)承受径向载荷同时承受轴向载荷(3、7),00≤α ≤450——角接触轴承 (1)极限转速:球轴承高 (2)载荷大小和方向:滚子轴承承载能力强 (3)调心 (4)经济性:精度适中,球轴承较滚子轴承便宜 (5)安装: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可分离。 1、轴系的轴向定位 (1)两端单向固定 (2)角接触轴承安装方式不同,组合刚度不同 (1)轴承座孔有足够的厚度——采用加强筋 (4)同一根轴的轴承座孔,尽可能保持同心— 小外经轴承加套筒 1、滚动轴承的配合 内圈与轴——基孔制,有过盈的配合, 轴公差可选:n6,m6,k5,k6。 外圈与座孔——基轴制,较松配合, 孔公差可选:J7,H7,G7。 2、安装与拆卸 安装——压力机压套,热装、冷装 拆卸——压力机、拆卸工具 目的——减少磨损、冷却、吸振、防锈和减少噪音 υ4-5m/s时——采用润滑脂润滑(黄油) 高速——润滑油润滑,浸油或飞溅润滑; 更高速可用喷油或油雾润滑。 (a)油池浸油润滑 b)飞溅润滑 c)喷油润滑 (a)毡圈密封 (b)密封圈密封 (c)油沟密封 目的——防止灰尘、水分进入轴承,防止润滑剂流失 (1)接触式密封—毛毡( υ4-5m/s )、密封圈υ7m/s (2)非接触式密封—油沟密封(υ5-6m/s,填充润 滑脂、间隙0.1-0.3mm); (a) (b) (c) ——迷宫密封(高速,间隙0.2-0.5mm); (1)外观检验——内、外圈、滚动体有无斑点、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