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侨商吴锦堂的捐资办学思想及实践 ..doc
论侨商吴锦堂的捐资办学思想及实践 .
;摘要:中国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输入宗教文化制度,进行文化侵略,宁波等五个通商口岸首当其冲。吴锦堂,作为早期海外宁波华商的侨领,不忘故国乡土,在日本发家致富后,积极投入到教育救国的运动中去。他先后在日本、宁波捐资创办华侨学校、锦堂学校等近代新式学校,在捐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本文就吴锦堂捐资办学的实践,试分析其办学特色、动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近代中国吴锦堂办学思想办学实践 M7FNoderntimeofchina,thecapitalistcountriesexportedetradingportssuchasningboencountereditfirst.asaleaderofearlyningbooverseaschinese,ovementofrescuingchinaedhisoed ;atoderntimeofchinawujintangideologyofrunningaschoolpracticeofrunningaschool
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迫开放,西方列强纷纷在甬开办教会学校,进行文化的侵略。面对这种局面,宁波一批有识之士为谋求育才图强,抵御外来侵略,纷纷捐资创办各类新式学堂。他们为近代宁波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近代新式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在国内最著名的有陈谦夫1、叶澄衷、“海上闻人”虞洽卿、金融巨子秦润卿等人;而在海外,最为积极的应首推旅日华商吴锦堂。
吴锦堂,原名吴作镆,1855年11月14日生于慈溪北乡一个宾海小村东山头张家村(今观城镇西房村)。吴锦堂早年家境贫困,后在上海做帮佣,1885年在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因经营有道,资财达百万日元。吴锦堂作为海外宁波商人的侨领,先后在日本和宁波捐资办学,为中国近代教育四处奔走出钱出力。蔡元培先生主持的“中国职业教育社”在评论中就把吴锦堂列为“办学三贤”之一,与陈嘉庚、聂云台齐名。本文就吴锦堂对中国近代教
本文共4页: 第 1 [2] [3] [4] 页;一.吴锦堂捐资办学的历程 J#e+tZTyO\BEE5 [ 州 学 习 语言教育教育学 .gzU521. ] J#e+tZTyO\BEE5
中国国门被迫开放后,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入商品、资本的同时,也输入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吴锦堂并没有象其他“重利轻义”的商人一样明哲保身,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兴办近代教育中去。他对近代教育的贡献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0年至1905年,立足于海外,主要投身于海外华侨学校的创办。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由于国内的社会政治等原因,大批的宁波人涌往日本。旅日华人受到日本国的歧视,许多华侨子弟不能正常上学。而此时的吴锦堂已经发家致富,有一定的资产。为此,吴锦堂热心公益事业,在日本他为华侨兴办了大量的慈善机构,商务机构和教育机构,而且规模之大在华侨史上也是空前的。1900年,吴锦堂与其他华侨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在神户创办了神户华侨同文学校。后又出资兴办了神阪中华公学2。1905年,吴锦堂亲自就任神户华侨同文学校的副理事长。他对华侨学校给予了莫大的关心,先后尽力十八年,捐款给神户同文学校、中华公学等华侨学校达万元之巨。1914年11月,他就一次性捐资给同文学校一万余元。在吴锦堂的努力下,同文学校成为日本著名的华侨学校,培养出廖承志、林丽蕴等同志,成为中日友好交往的桥梁。
第二阶段:从1905年至1909年,是其办学重心的转移时期。吴锦堂开始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资创办近代新式学校。
1905年,吴锦堂回国扫墓,“慨故里之学校不足”,为启迪民智、发展科学文化,毅然担当起办学大任。至此,吴锦堂开始逐步把办学的重心从海外转移到了国内。1905年,在家乡东山头地方,出资辟地百余亩,开始兴建锦堂学校。学校的主建筑是一幢二层的口字形洋式楼房,朱窗红墙,白灰嵌缝。还在学校外东、西、南三面开凿小河,以引导清流。学校经两年后建成,当时学校教室、操场、食堂、宿舍和浴室等莫不俱全。1908年冬,吴锦堂先生还专门聘请了楼艮为学校校长,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购买了许多图书设备。1909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八日),举行成立大会,学校正式招生。学校学生总数当时定为360人,第一年招初等生40人,高等生80人。经过几年的发展,锦堂学校已初具规模。
吴锦堂在创办锦堂学校的同时,不忘资助家乡其他教育事业的发展。1907年,吴锦堂捐款给宁波教育会及宁波旅沪同乡会办学达三千元。宁波旅沪同乡会为家乡创办各项事业中,教育是其着力最多的一项事业,所以吴锦堂虽旅居海外,但还是给予大力的捐助。吴锦堂除捐助给政府、社团办学外,还直接资助其他宁波商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假期有收获 教学设计 两课时 .doc VIP
- 数学教学论绪论.ppt VIP
-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3.docx VIP
- 医保DIP支付改革培训课件.pptx VIP
- 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翻译研究入门知识点总结》.pdf VIP
- 高低海拔红山茶花多酚成分与抗皮肤老化作用研究.docx VIP
- 人生不是单行道中职主题班会PPT课件中职生的逆袭之路.pptx VIP
- 2025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建筑工程测量的概念.PPT
- _第一单元《丹青意蕴》第1课《国色之美》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