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纾及其作品在台湾考辨 - 中正大学中文系
中正漢學研究
2012 年第一期(總第十九期) 251
2012 年 6 月 頁 251~280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林紓及其作品在臺灣考辨*
許俊雅**
摘 要
本文關注林紓其人其作與臺灣的關係,著墨重點有三方面:首先從林紓典籍中重構四
次來臺始末( 1867 、1869 、1878 、1885 年),其次討論林紓作品中觸及臺灣的作品,最後
是討論林紓作品(詩、小說、譯作)在臺灣的轉載及改寫。其中可見臺灣番女、妓女、匪
女等較特殊女性形象的描繪,及作品流露的畏天循道、講禮防和節孝的觀念。而林譯小說
對臺灣文壇影響,主要是《吟邊燕語》此譯著,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已經透過林紓此譯作
認識了莎士比亞,《臺灣日日新報》的〈丹麥太子〉、〈稜鏡〉、〈玉蟾〉三篇即是對其改易、
摹仿學習創作的小說。由於這些作品皆非林紓本人的投稿,刊登時亦未署名作者,甚或改
易篇名,更動小說人物姓名,以致林紓及其作品與臺灣的關係未被留意,相關的討論亦未
能展開,遠遠不及未曾來臺的魯迅、郭沫若或匆促往返臺地的郁達夫、江亢虎等人的討論。
本文透過「林紓與臺灣」之耙梳,可以掌握林紓雖繼蒲松齡之餘緒,但也有自己獨特的成
就,尤其技擊小說的書寫對臺灣文學的生成與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而從所刊林紓作品觀
之,臺灣漢學界頗能真切掌握林紓作品的特色及意義,並相當及時予以轉刊摹寫,這種種
現象說明了臺灣文人對中國文學文壇之熟悉,但隨著 1924 年林紓過世及新舊文學論戰
起,其小說作品之轉介幾乎斷絕,難以回到 1910 年代前後時期的盛況,只有詩作在 1930
年代依舊被轉載。
關鍵詞:改寫、文學翻譯、臺灣文學、文言小說、林紓
* 本文為國科會專題計畫「重構兩岸文學的歷史記憶:日治時期臺灣報刊雜誌轉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研
探」,計畫編號NSC 100-2410-H-003-108-MY2研究成果之一。承蒙兩位匿名審查委員詳細審閱,提供
寶貴修改建議,筆者受益良多,謹致最高謝忱。
**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252 中正漢學研究
一、前言
林紓( 1852-1924),一位處於中國舊文學過渡到新文學時期的人物,由於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動盪的社會形勢,民族危亡的時代感,其思想和文學活動不免與五四運動呈現
著矛盾及對立的狀態。因之,在他生前和死後,海內外論者對其人其事毀譽不一。譽之者,
如:鶴〈林琴南〉:「二十年來,國中盛行小說,里巷稗官之語,道途荒誕之言,幾於人手
一編,家置一冊。而其間獨能醇雅高古,有史漢氣息者,則端推閩縣林琴南先生。」1貶
2並將不利於大眾文藝者
之者,如:瞿秋白暢言「要強烈反對和抵制現在的『林琴南』」,
視為林琴南者流。至於周作人對林紓素無好感,曾以筆名「開明」批評林紓,謂其作品:
「我總以為沒有價值…… ,他的著作卻沒有性格,都是門房傳話似的表現古人的思想文
章。」3調和者,如胡適在〈林琴南先生的白話詩〉提及林琴南最反對白話文學運動,攻
擊當日幾個提倡白話文的教授;但胡適要給林琴南一個「公平的輿論」,特意抄錄了林琴
南所寫的五首白話詩,和自己的紀念文章一同發表,著力證明「當日確有一班新人物,苦
口婆心地做改革的運動。林琴南老先生便是這班新人物裡的一個。」甚至曾說「我們可以
不贊成林先生的思想,但不當污蔑他的人格!」4鄭振鐸〈林琴南先生〉說:「因他的一時
的守舊的主張,便完全推倒了他的在文壇上的地位,便完全堙沒了他的數十年的辛苦的工
5可見當時對林紓其人即有褒有貶,貶之者多因其人泥守古文、
作,似乎是不很公允的。」
衛道匡時、反對白話,對其持負面之批評,6但也有像胡適、鄭振鐸等人站在客觀立場持
論的,尤其是胡適曾被林琴南影射批評過,尚且能持平以論,誠為不易。晚近亦多有呼籲
宜客觀公允評價其人之呼聲,尤其他在溯源析流、評騭古今、發幽闡微的功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