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2013.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山仰止2013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找出弟子直言孔子之“高” 的章节 1、在弟子眼里,孔子“高”在哪里? 2、从哪里看出弟子们的“仰”?;【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本章是颜回对孔子的道德学问的赞美。颜回的这番话是他二十多年追随孔子的切身感受和经验总结。讲了三个问题:孔子道德崇高,学习精深,难于企及:教学方式方法独特可取,博文约礼,使人精进不舍;自已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中,虽欲依从,又因学问高深无边而有不可企及之叹。 只有理解孔子学问道德的人,才知孔子学问道德的博大精深;才会对孔子有如此真挚的感情。颜回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而且是孔子的真正知音。;【评点】李泽厚 《论语今读》 颜回所说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老师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貌品德和自己虽追赶也不可企及的崇敬感。孔子对颜回、曾参的教导特征,远超出“学优则仕”的教育目的和范围,而被称为完整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企望。这便是孔学宗教性的道德方面。它起着拯救灵魂解除尘俗的准宗教功能。作为这种老师,孔子也才获得如此崇高而近乎神秘的形象描述。“欲罢不能”四字甚佳,展示学习之不断深入状态。;子贡风采; 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曾子之功在后世。             ——【清】崔 述  ; 研读全部语段,进一步分析孔子之高;【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孔子的一生,是为行道而献身。孔子周游列国,屡遭碰壁。后在陈绝粮,遭到颠沛、困厄,见道不可行,思归讲学,培养人才。特别吸引孔子回国的力量,是那些年青需要指导教育的学生。这批年轻人,都是“狂简”之士,他们志向高远,很可造就但行为粗率简单,容易“过中失正”。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鲁国执掌大权的季康子在冉求的鼓动下,迎请孔子回国,孔子在流亡十多年后,终于回到了故国。;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吴国人。;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之死;印象中的子路 《克己复礼》“正名”——直率粗鲁 《仁者爱人》“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豪侠义气 《诲人不倦》“政事”“闻斯行诸——兼人;子路鼓瑟,不合雅颂。 (集解马注) 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 。(说苑修文篇及孔子家语 );子见南子;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 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chī)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qiú)然。; 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5、8) ;颜渊即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出身贫贱,一生没当过官。他敏而好学,闻一知十。;动作神态 感叹——哭——恸 语言 叠句的运用,反问句运用 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表现颜回的死对自己的打击之大。;颜渊之死,孔子为何悲痛欲绝?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11.23);【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颜渊病逝,还只有40岁,英年殂谢,当年孔子已71岁了。孔子视颜渊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把传道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现在颜渊早亡,自己又年老,悲叹圣道将无人继承,这使他悲痛万分,在“天丧予”的重复呼唤中,使人感受到他扣人心弦的哀痛之情。 ;【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孔子一贯主张以礼乐教化人民。子游在担任武城长官之后,并没有因为所治理的地方小而松懈,同样认认真真地实施孔子的教诲。孔子内心表示赞许,又惜子游之才,现在不能让他治国安邦,所以说出“杀鸡焉用牛刀”的比喻,以后这句话形成成语,形容大材小用。子游的对答,说明“当仁,不让于师”。孔子知道子游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使用开玩笑自解,正面对子游的行动表示肯定。; 俞廷镳说:“‘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感伤,似倾倒,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