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4· 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
节水型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
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马文敏崔文星王静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 750021)
摘要本文目的是想说明节水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不是一种没有制约固素的永无
止境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制约因素,应该是通过城市生态
环境最小需水量和最大需水量(饱和度)表征出来。因此,对节水型城市生态环
境需水量的指标体系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和对其的影响园子进行定性分类,并在
节水型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预测模型方面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 节水型城市 生态环境需水量 指标体系
1 引言
节水型城市指一个城市通过对用水和节水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
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科学的用水体,使其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用
的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或者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能达到或可得到的水资源的量的
范围内,并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经济也得以
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20
年内我到西北乃至全圜的城市都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
的紧缺,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节水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因为目前的全国668座建制
市中仍有130多座城市缺水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许多城市为
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一方面以挤占农业及生态环境用水为代价,从而
出现河湖萎缩、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植被退化、地下水漏斗面积加大,风沙和沙尘天气时
有发生等严重恶劣的城市生态环境。而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脱离本地实际条件单一强调城
市的大而美,使城市生态用水比重过大进而影响到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用水,这使得原本紧
张的水资源供给更加紧张。例如,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大面积地铺设草坪、绿地,用
了一种“舶来草”。据统计,lm2这样的草发一年用水量是lOt左右,而一个人一年饮用
* 基金项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A003)。
作者简介:马文敏(1957一)男,教授,主要从事节水灌溉技术原理与应用、水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第五部分生态水探讨 ·425·
的水量只有1t。也就是说,1m2草皮一年的用水量要消耗一个人10年的饮用水量。这对
严重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说,铺设这样的草皮显然大过奢侈。而且这样的草皮虽在视觉上的
确“绿化”了我们的城市,但在净化空气、保护水土等实质性的效果方面,作用却并不明
显。因此,这样的绿化应该称之为“无效绿化”。以上现象说明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需水
量的认识非常不足,也使得对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问题研究变得十分紧迫。在我国,城市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还刚刚起步,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探讨。目前的研究大多是
围绕在统一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和确定构成因子及计算方法上展开的o“o,而缺乏对
理论体系、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最小城市生态环
境需水量)以及预测方面的研究。
要确定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应首先明确生态和生态环境的内涵与生态用水及
生态需水的区别,即生态和生态环境的内涵是等同的,均指人类种群周围空间中直接或问
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即为自然环境或称生态环境系统,
包括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地壳的稳定性等无机部分和动
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部分。而环境的内涵具有更广的范畴,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
括社会制度、政治、法律、宗教、人工建筑物等社会环境“。
城市生态用水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稳定状态时所实际利
用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量)。生态用水亦称为生态环境用水。对于不进
行人工补水的生态系统,即降水性生态用水类型,其生态J盯水也可特指其占用的狭义水资
源量(地表水和地下水量)。此时也可称生态减水(量)。生态用水从人工供水的角度来研
究乍态系统与水资源问的关系。城市生态用水不一定是合理的水量,尤其在水资源相对匮
乏的地区更是如此。如果用水量等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得到维护,生
态系统不会恶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