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数表法证明一个不等式引出的两个猜想.doc
用数表法证明一个不等式引出的两个猜想
张明利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数学系.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对由不等式
其中,且.所引出的两个猜想用数表法给出初等而简洁的证明.
关键词:不等式;数表法;均值不等式
不等式:已知,且,求证
(1)
是由当年身为高三学生的胡湘萍(指导教师:宋庆)在数学通讯2001年第20期中发表的《几个有趣的双边不等式》一文中提出的.此不等式是笔者根据以下常见代数不等式题编制而成:
已知,且,求证
. (2)
对于不等式(2)式,何定明、宋文老师在文[1]中将其推广为:
已知,且,求证
. (3)
并用“拆项”技巧及均值不等式给出了证明.
其后,对于不等式(3)式,黄汉生老师在文[2]中用“组合论”的观点、胡进新老师在文[3]中用“逐步调整法”及吴永峰老师在文[4]中利用了文[5]中的结论均给出了证明.
对于推广后的不等式(3)式,蒋明斌老师在文[6]中又将其推广为:
设,且,则
. (4)
并用“零件不等式”给出了证明.
康晓蓉老师在文[7]中又将其条件推广为时不等式(4)式成立,并用“函数的凸性理论给出了证明.
本文拟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将条件、改成为非负实数,即
猜想1 当且,,有
. (5)
对于不等式(1)式,杨先义老师在文[8]中先将其推广为:
已知,且,则
.
并用“微分法”给出了证明.文后提出了一个猜想:
设,且,则
. (6),且,,则有
. (7)表示非负实数的几何平均数,表示非负实数的和数.
将非负实数填入由行列组成的长方形数表中,数的第一个下标表明该数位于第行,第二个下标表明该数位于第列.如数表
… … … … … … … 在数表的每一行中计算几何平均数并分别用表示,在每一列中计算和数并分别用表示.则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此结论只需用到均值不等式即可得到简单的证明.
证明 不妨设,因为对行,有
,
由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知,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将以上个不等式两边对应相加,得
,
即
.
下面对以上两个猜想分别给出证明.
猜想1证明 作2行列长方形数表
… … 则有
,
即
.
易知,当时,函数在上严格递减.由知
,
因此
,
故有
.
猜想2证明 当时,(7)式变为:
,
即为(6)式,已证.
当时,有
,
,
,.
从而有
,
下面只需证
即可.
作行列长方形数表,
… … … … … … 则有
,
即
.
当时,由函数在上的严格递减性.有
,
从而有
.
所以
.
参考文献
[1] 何定明,宋文.一个不等式的推广[J].数学通讯.1987,(1)
[2] 黄汉生.关于不等式 [J].数学通讯.1987,(5)
[3] 胡进新.也谈的证明[J].数学通讯.1989,(2)
[4] 吴永峰.一个猜想的证明[J].数学通报.2003,7
[5] 叶军.多元对称函数的一类条件最值[J].数学通报.1999,5
[6] 蒋明斌.用“零件不等式”证明一类积式不等式{J}.数学通讯.2004,(17)
[7] 康晓蓉.一个不等式的推广及其证明[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4
[8] 杨先义.一个不等式的推广[J].数学通讯.2002,(19)
[9] 戴承鸿,刘天兵.一个猜想的证明[J].数学通讯..2002,(23)
[10] 李永利,赵璐华.对《一个猜想的证明》一文的商榷[J].数学通报.2004,7
附:
作者简介:张明利,男、1958、汉、青岛即墨、副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不等式理论研究
英文信息:
Using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table to prove two conjectures brought by a inequality
Zhang Mingli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Dongchang Colleg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00, China)
Abstract: The thesis uses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table to provide an elementary and brief pro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楼梯的认知《建筑构造识图与制图》.pptx VIP
- 3.5.3 手卫生管理(Word版本).docx VIP
- 国际传播(第二版)第四章 国际传播的主体.pptx VIP
- SH/T 3558-2016 石油化工工程焊接通用规范.pdf VIP
- 案例学AIGC+Premiere视频编辑与特效制作(微课版) -教学教案.docx
- 智慧医疗云平台建设方案.pptx VIP
- 2025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花卉的秘密》教案.doc VIP
- PLC技术应用:博途软件的使用.pptx VIP
- 安川电机 ∑-II系列SGM□HSGDH用户手册.pdf VIP
- 2024年LED行业分析报告:Mini/Micro LED,显示与背光双翼齐飞.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