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榜样化教育谈青少年追星行为之引导策略.PDFVIP

偶像榜样化教育谈青少年追星行为之引导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偶像榜样化教育谈青少年追星行为之引导策略

As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2010, Vol. 17 Nos. 1 2, 23– 40 © The Hong Kong 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ssociation 2010 偶像榜樣化教育─ 談青少年追星行為之引導策略 岳曉東 香港城市 大學 本文論述當 今香港青少 年追星普遍 存在的 三個顯著問題 ─偶像崇拜商品化、偶像崇 拜單一化、偶像崇拜極端 化。接着, 本文探討了 榜樣化教育的必要 ,以及偶像 與 榜樣、偶像化與 榜樣化的區別 。最後,本文提出偶像 榜樣 化教育的基 本理念和操作原則 ─參與性原則 、批判性 原則、 疏導性原則和自 助性原則。 偶像榜 樣化教育旨在 建立 多元化的偶像 崇拜模式 ,淡化對偶像的頂 禮膜 拜 ,強 化 對偶像的 榜樣 學習 ,學會批判思維 。 青少年是 「追星」(即偶像崇拜 )的一群 ,他們 由兒童向成人過渡, 需要通過對不同偶像的認同和依戀來確定 自我價值 ,尋求自我發展 。據 世界不同地區的調查表明 ,當今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體是歌星 、影星和 體壇明星 (Adams-Price Greene, 1990; Arnett, 1991; Cheng, 1997; Levy, 1990; Wong Ma, 1997; Yue Cheung, 2000 )。不少青少年都把這類 人物視作 自己的絕對偶像 ,並對他們產生某種浪漫式依戀或認同式依戀 本文曾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主辦之 「華人社會的家庭及青少年問題與 對應」研討會上發表。本文通訊地址:岳曉東,香港九龍達之路 83 號,香港城市 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電子郵箱 :ssxdyue@cityu.edu.hk 23 岳曉東 (Adams-Price Greene, 1990; Didillon Vandewiele, 1985 )。這樣可 補償青少年個體化過程 中因脫離對父母的依賴而產生的情感真空 ,但卻 會令青少年對其偶像人物有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Blos, 1967; Cheung Yue, 2000 )。從這個意義上說,偶像崇拜可說是個人對其特別欽佩 的人物的社會認同和情感依戀(岳曉東,1999a ,2000 )。但由於不同 社會制度和文化的影響 ,這種社會認同和情感依戀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被 理性化或絕對化(岳曉東 ,1999a ) 。本文將探討香港青少年偶像崇拜 的顯著特點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偶像化教育的理念 。本文還會闡述偶像 化教育的操作方法,並就運用的技巧提出具體建議 。 據筆者過往十年的研究發現 ,香港青少年的偶像崇拜非常功利化和 理想化,這導致了以下三大特點:偶像崇拜商品化 、偶像崇拜單一化 、 偶像崇拜絕對化(岳曉東 ,2000 ,2003 ,2007a ;岳曉東 、黃成榮 、 張宙橋,2000 ,2006 )。下文將闡述這些特點如何形成,以及它們對 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偶像崇拜商品化 偶像崇拜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 of idolatry )是香港社會的一大 特點 。在香港 ,每位明星偶像的推出和宣傳都有賴商業運作 ,其生存與 發展亦有賴媒介和包裝公司(經紀人)的支持。明星及其迷戀者互相 依賴,而連接他們的紐帶就是該明星的各類商品,例如唱片、相片集 、 影音光碟 、書籍 、掛像 、服裝 、信用卡 、歌迷/影迷會等 。所以 ,香港 青少年喜歡的偶像本質上都是商品,其出爐和走紅全都以商業利潤為 基礎(李強、韓丁,2004 ;潘一禾,2003 ;Leung, 1999 )。但這種純 商業化的偶像崇拜導致兩個顯著問題:( 1 )偶像的選擇完全受制於 包裝公司的導向;(2 )偶像的接受以情感投入為主導 。 有學者認為,青少年的消費和享樂文化,正是商家利用大眾傳媒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