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鸿门宴》
一词多义 因 1)不如因善与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如: 1)劳苦而功高如此: 2)沛公起如厕: 3)固不如也: 一词多义 辞 卮酒安足辞: 未辞也: 大礼不辞小让: 相聚《鸿门宴》 跌宕起伏的情节之美 开端:无伤告密, 范增析刘 发展:项伯泄密, 张良献计 再发展:刘邦赴宴,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项伯护刘 高潮:樊哙闯帐,沛公逃命 张良入谢,范增破斗 结局:刘邦回营,立诛无伤之命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言为心声,可见两人都有觊觎帝位的野心。但我们会发现,两人的语言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一个狂妄自大 ,一个含而不露。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刘邦性格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命运的不同。 * * * * 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 羽 虞兮虞兮奈若何? 骓不逝兮可奈何,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末路英雄的悲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 邦 大风歌 衣锦荣归的慨叹 鸿门宴 司马迁 司马迁 (前145---前90) 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郑板桥 “《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鸿门宴人物及座位安排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坐。 项王 项伯 项庄 刘邦 张良 范增 字音积累 飨士卒( xiǎng ) 美姬( jī ) 卮酒( zhī ) 郤( xì ) 鲰生( zōu ) 玉玦( jué ) 目眦( zì ) 戮力( lù ) 参乘( cān shèng ) 彘( zhì ) 啖( dàn ) 刀俎( zǔ ) 樊哙( kuài ) 跽( jì ) 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距通“拒”;内通“纳” 要通“邀 ” 倍通“背” 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坐”,座位 文 言 知 识 文 言 知 识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沛公军霸上 ③沛公欲王关中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道芷阳间行 ⑥若入前为寿 (登记造册) (驻扎) (统治,统占) (用眼示意) (取道) (祝寿) 词类活用 2、名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吾得兄事之 日夜望将军至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头发上指 文 言 知 识 (连夜) (像兄长一样) (每天每夜) (像鸟翅一样) (从小路) (向上) 文 言 知 识 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拔剑撞而破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动用法 (使……活) (使……跟从,率领) (使……为王) (使……破裂,击碎) (使……停止,阻止) 于是,就,副词 趁机,介词 趁机,介词 像 去,往 比得上 文 言 知 识 举 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动词,举起。 亦死,举大计亦死: 动词,举行、施行。 告别 躲避,讲究 推辞 文 言 知 识 之 : 珍宝尽有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动词,到……去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不译 助词,的 助词,衬字,无义 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使子婴为相:? 窃为大王不取也: 军中无以为乐: 且为之奈何: 为大王为此计: 何辞为: 是,动词 担任,动词 认为,动词 语气词 替,介词;筹划,策划,动词 对,动词 当做,动词 文 言 知 识 古今异义 1. 沛公居山东时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