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农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
2011年第 3期 现代 日本经济 N0.3.2011
(总第 177期) ContemporaryEconomyofJapan (Vo1.177)
日本 农 户 增 收 的 产 业 路 径 及 其 启 示
徐哲根
(青岛大学 国际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日本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能够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户收入的原因是:第一,运用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充分
有效利用农村地区资源;第二,依托农业生产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把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过程中生成的高附加值尽可能
留存在农村;第三,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农村地区发展的农业的 “六次产业化”经营模式。 日本通过农业的“六次产
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对于我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户增收;农业的“六次产业化”;产业路径;农村地区资源;农工商等联合法
【中图分类号】F33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355X.2011.03.007
【文章编号】1000—355X(2011)03—0048—07
【收稿 日期】2010—1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中国农民收入性质影响消费率的理论实证研究”(07BJY125)
I作者简介】徐哲根 (1961~),男,朝鲜族,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日本岩手大学农学博士,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引 言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且使农户收入的增加超过城市工人的收入(参见表 1)。同时,日本 2O世纪90年代 “失去的10年”间,
也基本确保了较高的农户收入水平(参见表2)。但进入21世纪后,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其 中2008年
农户收入的绝对值 (294万 日元)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最高时(1995年农户收人为 689万 日元)的不
到一半(参见表2)。13本农户收入变化表明,农户收入结构中,非农收入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年下
降,到2008年时已降至 1990年的66%,且非农收人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也由90年代的80%下降至
2003年后的60%左右。31本政府为了抑制农户收入下降,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 2008年
颁布并实施 的 《农工商等联合促进法》。 ,
本文从农民增收的产业路径出发,在分析传统的农民增收产业路径的局限性的基础上,介绍和阐明
31本政府实施的 《农工商等联合促进法》的理论依据 ,即农业 的 “六次产业化”理念及经营模式,并以此
为基础得出结论和启示。
第 3期 徐忻根:日本衣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 49
表 1 日本农户与工人家庭收入对照 (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单位:万 日元
年 份 l955 1960 l965 1970 l975
农户家庭 35.8 44.9 83.5 159 396
【人家庭 35 50.2 79.7 l39 289
资料来源 :([J)速水佑次郎著.朱刚,蔡仿详.口本农业保护政策探析,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表 2 日本农户(家庭)收入变化 单位:万 日元
I F-份 l980 l985 l990 199520002oo12oo22()0320o4 2005200620072008
农厂】收入 45l 551 660 689 605 578 555 354 35l 344 33l 314 294
农业 收入 95 107 Il6 l44 1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