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4
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历史试题
第卷(必做,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2.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材料所评论的是中国的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谏议制
3.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辛亥革命 B.光荣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号 D.民生主义
5.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经验
6.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为的意图是
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 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8.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新时期的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D.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9.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
B.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
C.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
D.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
10.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 B.具有再生性
C.具有脆弱性 D.具有稳定性
11.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
D.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12.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下列属于英国变革内容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工业革命的开展D.1832年的议会改革
13.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l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永久性变化的力量。下列与其注入力量不相符的是
A.机器生产 B.革命改革
C.民主思想 D.科学技术
14.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
15.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理由可能与哪一项有关?
A.要求统制货币 B.减少耕地面积 C.实行社会保障 D.实行以工代赈
.18世纪初,一个名叫蒙迪维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试题及 答案和评分标准(全) WORLD版.doc
- 201红河州公务员招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终集版四.doc
- 201红河州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四.doc
- 201秋郑大民法学11-21章在线测试答案.doc
- 20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doc
- 201终绩效考评方案.doc
- 201绍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库(201必修课之一).doc
- 201经济师中级保险经典真题.doc
- 201经济师考试《中级财政税收》知识点:消费税制.doc
- 201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知识:我国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doc
- 20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单元测试题(教师版)6Word版含解析.doc
- 201高考数学复习资料专题五:概率与统计.doc
- 201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18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doc
- 201高考专题复习:改写句子(一).doc
- 201高考政治真题重组——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doc
- 201高考数学总复习 6-4 数列的综合问题与数列的应用但因为测试 新人教B版.doc
- 201高考各地政治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 201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09 概率与统计教学案 文.doc
- 201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卷Ⅱ)解析版.doc
- 201高考文综政治部分(新课标卷)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