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5年高考语文 诗歌训练.docVIP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5年高考语文 诗歌训练.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 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 (用时:45分钟 满分:28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诗的标题点明“喜会”,实际上全诗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感情? 答:   答案 昔日相逢醉饮的追忆,别后多年漂泊的感慨,今朝又得相会的欣喜,刚见面又要别离的悲哀,岁月流逝人易老的喟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绝 句 王 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看春归”三字点明了全诗的题旨。(2分)“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表达了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韵东坡还自岭南① 李之仪② 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 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 天边鹤驾瞻仙袂,云里诗笺带海岚。 重见门生应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③。 注 ①写作背景:苏轼因新旧党争被发配岭南,元丰年间遇赦返京,作者在他即将归来时作此诗。②李之仪:苏轼门生,与苏轼感情深厚。③毵毵(sān sān):毛发纷披散乱状。 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由悲伤转为欣喜,又由喜悦回归悲伤。(概括情感,2分)首联作者为东坡先生遭遇党争打击、需要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而悲伤;颔联、颈联为老师能够等来皇帝的赦免,重新返京而无限欣喜,自己想早日见到他,内心充满渴望;尾联作者想到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师生都已老迈,而感慨万千。(结合诗句分析,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鹧鸪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 注 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借熏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 答:   答案 三、四句写了层层叠叠碧绿的青山、分外娇艳的鲜花。(2分)表达了作者在劳顿旅途中见到碧山、娇花的喜悦之情。(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菩萨蛮 赵令畤① 春风试手先梅蕊,②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③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 ①作者与苏东坡极友善,东坡爱其才,曾荐其于朝。东坡因政争遭贬谪时,作者亦受牵累。②頩(pīn):光润美好的样子。③燕:同“宴”。 词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词人通过描写梅花先春而开的冷艳幽姿,表现出对梅花的高洁品质的喜爱之情;(2分)也借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仍然要保持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品质的襟怀。(3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5分)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用典。(2分)最后一句借用陶渊明隐居山林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绝意仕途、归隐田园、醉酒消忧的激愤之情。(3分) 解析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八十余日,赋《归去来兮辞》,自免去职,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说学习陶渊明,表示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决心。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用时:45分钟 满分:34分) 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