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植物营养学 王林权 教授 基本概念: 植物营养 ——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 —— 研究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绪论 第一节 植物营养学与肥料在农业中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与肥料研究简史 第三节 植物营养学与肥料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植物营养与肥料在农业中的作用 一、增加产量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尽管农业生产依赖于诸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依赖于作物品种、水利、植物保护等多种农业技术的进步,但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本因素。 联合国资料:50% 西欧:40-65% 美国单产增加的原因:50-60%是肥料 中国52.35%(1978-1984),水稻40.8%,小麦56.6%,棉花48.6%,油菜64.4% 黄土高原地区平均46.63%,最高达79.86%;小麦57.25%,玉米41.97%,水稻38.69%。(彭琳) 绪表-1中国古代粮食产量与肥料之关系(奚振邦,1998) 绪表-2 我国化肥、谷物产量与人均粮食量 绪表-3 我国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1981-1983)(林葆,1998) 二、培肥土壤 培肥土壤,说到底就是提高土壤在无肥条件下的生产力。而连续系统的施用肥料,则是提高地力,即无肥条件下的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每次投入农田的化肥,除了作物吸收利用和其它损失外,有相当数量的养分残留于土壤中(N约为30%,P约70%,K约为40%)。使得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 三、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高产品种是对肥料高效应品种,也就是能吸收利用更多养分,并将其转化为产量的品种。如现代良种的需肥量和吸肥量大于地方传统品种。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施肥量大于常规品种。杂交晚稻较常规晚稻多吸收氮21-54千克/公顷,P2O51.5-15千克/公顷,K2O19.5-67.5千克/公顷。 绪表-4 良种和地方种小麦对养分吸收的差异 四、补偿耕地不足 增加施肥量能提高作物产量,可以在较小面积的耕地上收获较多的农产品。因此,对农业增加化肥施用量,实质上与扩大耕地面积的效果相似。在人多地少的国家无一不是借助增加投肥量来谋求提高作物单产,弥补其耕地的不足。 绪表5 几个国家的化肥投入与谷物产量的比较(国际粮农组织年鉴,1990) 五、发展经济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 我国经济作物面积占总耕地的20%(约2651公顷),平均施肥是粮食作物的1.5-2.0倍。需肥996万吨。 森林1.4亿公顷(FAO,1990),如能重点施肥 ,可大大加速成材。如施肥面积30%,施肥量50千克/公顷,需肥213万吨。 草原3.181亿公顷(FAO,1990)。如果对水源有保证的40%的草地施肥,施肥量75千克/公顷,即可迅速提高产草量和载畜率。需肥957万吨。 第二节 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简史 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施肥实践与理论探索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及其丰富的施肥经验。形成了特有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是几千年的耕地土壤肥力保持不衰。 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诗经良耜篇“其钹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之,黍稷茂止”。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公元前231)月令篇“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绨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美疆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 夏种施肥制度: 种栖二春解耕,耕治其土,春草生,布粪田,复耕,平摩之。—基肥 麻生布粪;率九尺一树,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 追肥 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蠖禾种子种之则禾不虫。取雪汁渍原蚕矢五六日,待释,手揉之和种子种之能御旱— 种肥 《汜胜之书》(公元前32-公元前7年)最早的古农书。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北魏末年(公元534年)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古农书。记载有踏粪法和绿肥。“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激光成像系统原理)(pdf).pdf
- 4宇宙生命论.ppt
- 沥青质在石英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pdf
- 第一章绪论 - 公开取用电子书.pdf
- 有核细胞增生减低saa骨髓象.ppt
- h1n1新型流感防疫小常识 -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ppt
- 41 mos的物理结构ic - read.ppt
- 离子强度对壳聚糖分子链构象的影响 - 食品科学.pdf
- 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锌.pdf
- 实验步骤的科学性.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最近下载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pdf VIP
- 2022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友谊的小船主题班会》ppt课件教案.ppt
- 2021年军队院校生长军官(警官)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士兵高中综合 军队院校21真题.docx
- 2024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语文/英语笔试历年常考题含答案详解.docx
- 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现场经验版).docx VIP
- 202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蓝色转型在行动(概要版).pdf VIP
- 汽车车辆类驱动桥的设计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中英文翻译.pdf VIP
-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文档评论(0)